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经济增长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政府规模的扩张是出于推动经济增长的需要还是由于经济的增长为政府扩张规模提供了更强的物质基础和需求?或者,经济增长与政府规模扩张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文章将对1978年-2003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和政府规模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得出不存在由经济增长到政府规模的因果关系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经济增长是最近两年才提出来的新概念,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政府作为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其规模大小影响着政府功能的发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应地,政府规模的大小与包容性经济增长也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证明,适度的政府规模有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实现,二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杜焱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34(8):31-42
揭示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变化是合理调控政府消费规模和有效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运用阈值协整模型对我国政府消费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二者存在阈值协整关系,且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始终为负,当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至0178 2(1978-1986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小;当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下降至0178 2(1987年左右),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随着政府消费规模的进一步降低(1996-2011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显著加强。实证结论表明,不断压缩政府消费规模有助于经济效率提升,尤其是将政府消费规模合理控制在临界值0178 2以下,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巴罗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增长数理模型,说明政府级次划分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并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划分的合理性、最优事权划分标准进行了检验与测算. 相似文献
7.
政府和市场是动员经济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同。该文通过对1997-2010年各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规模扩张增强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区域内金融深化程度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地方政府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控制经济剩余的投向,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日渐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由李含琳教授主持完成的《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与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研究》课题,对于填补我国关于宏观财政调控理论与实证策略研究的不足,对于西部贫困地区选择正确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对策,对于科学控制政府机构的规模有积极的意义。该课题现已成书出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介绍。一、研究目的明确,有现实针对性。该课题的研究是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机构改革,尤其是党政事业单位的最佳机构和人员数量比例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对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更为重要,西部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制度、财… 相似文献
10.
内生增长理论暗含着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或缺作用.最优政府规模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最大的政府规模,实质上是政府在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对于理解和评价财政分权制度、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对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发展中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1)内蒙古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的关系,说明存在最优的政府规模(本文的经验分析为18.08%).(2)中央政府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财政援助形式,应该选择转移支付还是选择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规模大小因素.(3)内生增长理论、凯恩斯理论及瓦格纳假说的有效性均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