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谦勤 《经济学》2005,4(2):405-426
本文在Varian(1980)中引入消费者价格信息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分布。采用Janssen和Moraga(2000)的对称混合策略均衡定义,同时内生化了消费者的信息行为和厂商的定价行为,确定了Varian(1980)中的知情消费者比例。证明了厂商定价正期望利润均衡的存在性。本文证明了,在不完全价格信息条件下,市场普遍存在知情消费者,从而本文加强了Varian(1980)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为了交易动机而持有实际货币余额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为了寻找较低价格而产生的对信息搜寻行为的一种投入。在这一假设下,通货膨胀和价格分散之间存在正的相互作用。许多实证研究都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由于人多地少,农业只能采取分散种植方式,另外,我国农业信息发布机制不健全,这些都造成了农产品种植的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的过山车现象。这种价格过山车现象使得农产品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总福利减少,并且可能导致一些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居民的逆向选择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燕志雄  费方域 《财经研究》2007,33(2):132-143
在项目的融资过程中,企业家可能面临两种选择:非市场融资与市场融资。尽管信息不对称是非市场融资的主要约束,但是市场融资可以改善彼此的信息结构。文章分析了企业家(内部人)与投资者(外部人)在不同信息结构下的不完全金融合同。分析后发现,投资者可以榨取的信息租与企业家的信息披露成本构成两种融资方式的主要融资成本;而项目所需的外部资本以及资本市场要求的回报率构成了企业家融资决策的决定性元素。事实上,若项目所需的外部资本越高,信息披露成本越低,市场融资要求的回报率越低和信息租越高,则企业家越有可能选择市场融资;反之,企业家可能选择非市场融资。此外,合谋与私人收益的存在也可能影响到企业家的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信息不对称理论开始被运用于公司治理及投资管理领域,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该理论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研究。在公司治理层面上,该理论使研究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成本、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做出解释,说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农民掌握的信息存在必然联系。对目前徐州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证明了作者的论断,有针对性地提出参考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加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联合市场,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落实普及宣传,增强农民信息需求意识;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扩大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尽管费肯堡姆、朱兰提出质量成本概念以来质量成本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以往质量成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多局限于质量成本的控制方面,很少涉及作为经济活动基础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决策活动。本文在总结质量成本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最优质量成本决策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信息商品盗版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商品和信息商品盗版现象 1.信息商品。美国信息产业经济学家瓦里安(Hal R.Varian)认为:所谓的“信息商品”,是指能够被数字化的东西,包括书籍、电脑软件、录音、电话通讯等等。同时,他认为信息商品数字化是一种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非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侯蕴慧 《经贸实践》2016,(16):82-83
随着沪港通正式启动,我国资本市场迈出国际化重要一步,新常态下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新的挑战.然而,随着资本市场日趋复杂,上市公司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已不能更加全面详细的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有着紧密联系.格力电器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其近几年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变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对称与IPO筹资成本——来自中国一级市场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投资者与IPO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的IPO筹资成本。本文利用中国2001年3月15日至2003年12月31日新发行A股并上市的17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与IPO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分别与公司IPO筹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总成本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IPO前越不透明,越将承担更高的筹资成本。IPO前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主动披露,有利于降低公司的IPO筹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