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流动性风险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际清算银行的测量框架,本文认为,私人流动性本质上指融资意愿,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跨境传递特征;其周期波动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与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政策取向相关,而新兴市场是全球流动性的被动接受者;有效减缓全球流动性周期波动幅度、降低跨境流动性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及时提供救助以避免系统性破产,是全球流动性管理的核心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个涵盖国别、双边、区域和全球在内的应对框架和全球金融安全网;全球流动性机制建设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提供了契机,也为国内各项政策协调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明 《世界经济》2007,30(11):44-55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事实。如何衡量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流动性过剩的源头以及流动性过剩将给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什么影响,成为目前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利用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国内信贷与GDP的比率衡量了流动性过剩程度,并发现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祖国大陆与台湾和香港地区、韩国等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过剩。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实施了以低利率为特征的宽松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经济体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发行增加。流动性的国际传导刻画了当前中心-外围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流动性过剩已经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并可能引发未来的全面通货膨胀。一旦流动性过剩发生逆转,将会给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严重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全球以及中国资产价格的连续快速上涨,流动性过剩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被普遍作为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解释。流动性过剩是长期以来诸多经济变量间的失衡和经济结构的缺陷通过货币供应量路径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结果,过度的货币供应量沉淀在经济体系导致了流动性过剩。论文探讨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泡沫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过剩的研究可以按经济部门划分为五类,即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货币流动性过剩、企业和公众的流动性过剩、市场流动性过剩和全球流动性过剩。不同类型的流动性过剩的概念、衡量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储蓄投资模式以及金融结构等密切相关,鉴于此,对于目前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应采取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25):33-33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日前表示,不久将开始与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等经济体,就如何解决全球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进行协商。这是IMF职能扩充至全球外汇仲裁后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古典金本位体系的货币制度安排和运行调整机制之后,本文发现古典金本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性源于该体系中"主导货币"、"最后贷款人"和"固定汇率体系"三者兼具。根据这一逻辑和标准来审视历史和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后,本文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和效率的"三元稳定"假说,即三元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客观存在的"等级制度"现状和"公共品供给"困境,本文认为应从"三元稳定"的角度思考国际货币体系治理,构建基于共同代理理论的"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多边治理机制,并建立"美元离岸市场"这一间接治理机制,从而稳定货币和汇率并提高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全球流动性动态演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影响的传递渠道和溢出效应,文章分别选取了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来测量全球流动性动态。其中的数量指标注重运用先前研究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总量作为流动性代理变量的经典方法,同时将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储备纳入衡量全球流动性的考察范围;价格指标则根据世界上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利差、利率、股票指数以及投资者风险恐慌等变量,最终借助于动态因子模型予以测量。然后,文章再将测量结果纳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实证分析全球流动性扩张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短期贷款利率、股票指数、GDP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经济变量的溢出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动态演化中不断扩张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资产价格的助推作用相对突出,而产出机制和货币供给机制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
货币流动性对黄金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热门的货币流动性问题,结合06—08年的全球流动性由过剩到不足和黄金价格由快速上涨到下跌的状况,解释了货币流动性的定义和度量方法,阐明了黄金价格走势和影响因素,并且采用协整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货币流动性和黄金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两者存在着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流动性过剩是黄金价格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对于大宗商品市场和黄金商品期货市场来说,货币流动性问题应该是投资者和当局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所测量的全球流动性的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AR),分析了全球流动性动态演化冲击对东亚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并进一步讨论全球流动性对金融开放程度不同的经济体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扩张能促进东亚经济体实际GDP短期增长、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推动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本币升值和资产价格提高。除了实际GDP外,全球流动性紧缩会带来上述相反的作用效果。全球流动性对东亚经济体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影响货币政策机制和资产价格机制,但对产出机制的作用有限。金融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受到全球流动性扩张正向作用相对较小,而全球流动性收缩时面临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剧烈波动的风险,进而影响国内经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扩展,两国货币流动性之间呈现出一种传染.在分析M-F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日本的流动性冲击会对中国的货币量及物价产生影响,中国货币流动性受日本影响显著.为此,中国的流动性治理应关注国际流动性变化,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金融泡沫的重灾地欧美政府至2008年以来一直在推行大规模的货币救市政策,而各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在随之而来的周期下行过程中又凸显出不断萎缩的状态,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一定会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挑战。如果中国不能看清我们抗衡危机所需要的结构调整及周期和政策协调的紧迫性,那么欧美国家所形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为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对未来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尽快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仰仗货币政策被动的对冲手段来缓解。本文提出了"企业家金融"、"关系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政府金融"、"国家金融"和"全球化金融"等不同的改革与发展模式来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然而,世界经济仍处在多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的困扰之下。各个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就是困扰之一。为此,进入2010年以后,我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同时,利率也进入到加息通道,存款类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日益趋紧,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不同投资者具有异质信念下市场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并以2006-2021年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市场流动性会显著影响投资者对风险资产价格的预期和信念类型的转换。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时,基础投资者认为资产价格回归基础价值的速度减慢,而技术投资者会削弱对资产价格加速偏离基础价值的预期,投资者整体会削弱原有信念转换机制的强度。此外,文章实证还发现沪深300在长期是低估的、均值回复的,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等短期时段出现了剧烈的价格偏离和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过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之后又出现信贷紧缩。信贷紧缩会导致信贷增长下降,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紧缩有管理性成因,也有制度性成因。同时,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的一定增速,我国的货币政策又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这样,我国就出现了信贷紧缩和流动性供给之间的矛盾。本文讨论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现信贷紧缩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失灵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屈波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34-136
文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流动性的理论进行回顾和研究,把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因素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外生因素变量和内生因素变量,并进一步的详细论述了宏观外生因素、微观结构因素外生变量、证券市场本身运行规律外生因素变量以及公司基本面信息内生因素变量和交易参与者行为内生变量.并对外生因素变量和内生因素变量的影响程度、范围、规避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因素的详细分类和对比研究,有助于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对证券资产流动性的认识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and why the stock market,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embodiment of capitalism, has been allowed to develop and gain a prominent place among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That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ing vested interest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its attempts to collect quasi-fiscal revenue from the financial sector, reflecting the stock market's growing importance as a tax-collection venue.  相似文献   

17.
流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匹配是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通过VAR模型脉冲分析,以浙江省为例,构建区域性领先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性金融领先指数。从比较结果看,引入宏观调控和国际因素变量后金融领先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但对区域金融运行状况预测的效果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具体表现为对区域金融运行状态的预测周期有所提前。尤其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波动较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的情况下,加入宏观调控和国际因素的领先指数的优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破坏严重,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困境,且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经济下行周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必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科学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提出着力建设冀东经济区,来减轻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和负面作用,保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并打造河北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Spillovers from China's monetary polic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obvious with China's growing importance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its close economic and trade ties with the world.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proxy structure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magnitude and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spillovers from China to global and regional economies, taking advantage of high-frequency changes in asset price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to identify monetary policy shock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China's monetary policy can affect the global economy by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odity prices bu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ffecting global financial variables. Tightness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can cause a decline in world output whereas expansion in monetary policy can support global trade and output. This study also finds that the response of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 to China's monetary policy shock was nearly twice that of developed economies, while the transmission path did not chang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tylized fact that China's monetary poli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trade and commodity cycle, although it does not drive the global financial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