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科技资金是政府用于支持本国科技活动的支出,如何通过政府投入机制的创新和运用,以有限的财政预算实现政府调控科技活动服务国家发展的目标,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政府研发投入管理政策"调研组在赴芬兰考察的活动中,发现芬兰将政府资金投入作为动力机制,在调控本国科技创新活动中创造了大量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崔毅  张薇 《特区经济》2011,(2):30-31
近年来世界各国科技投入逐年加大,投入方式不断创新,力求找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最佳路径,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对各地政府来说,如何利用有限的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推动科技发展已经变成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政府的角度,总结政府科技投入模式,分析存在问题及障碍,探索政府资金与科技结合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科学技术活动的投入,科技投入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全社会科技投入和R&D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成为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研发力量,但R&D/GDP比重比较低,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还比较低,投入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6,(252):1-17
本文分析了政府科技经费的资金规模、组成结构,中央政府科技经费归口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经费配置机制、科技项目管理,以及地方政府科技经费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政府科技经费在配置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偏低;多头配置、多头管理,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科技项目管理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科技投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对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意义重大。今后,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以切实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政府科技投入是科技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科技投入和促进科技投入多元化和社会化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政府科技投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情况,我们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共同开设了“国际科技合作”栏目。栏目主要刊登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我国政府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交流和合作成果,以及我国各驻外科技机构工作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政府对企业科技投入方式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基本上是无偿的,主要由政府权利部门直接分配并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使用效率低,分配过程不透明和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监管的层面上,而需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将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资本化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技发展的若干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以来,世界各国在研发和创新方面采取了多种新举措,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进一步加强。这些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各级政府从政策措施、科技投入、机构设置等诸多方面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浙江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取得的较大成效,已初步形成各领域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局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可以有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运用AHP-DEA模型对2007—2020年杭州市科技金融进行效率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科技金融总体效率不佳,主要因为规模效率非有效,且各年效率呈W型变化,变化率较大,稳定性较差。运用Tobit模型从政府、金融市场、企业三方面对杭州市科技金融效率一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对科技金融效率存在负面影响,而市场机制能更好提升科技金融结合效率,企业科技投入也存在正面影响。因此杭州市需优化科技金融投入结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提升科技金融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情况,我们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共同开设了《国际科技合作》栏目。栏目主要刊登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我国政府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交流和合作成果,以及我国各驻外科技机构工作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梁媛  冯昊 《北方经济》2006,(12):73-74
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部分,其展开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关系一国科技水平的高低,而公共产品的研发离不开政府的科技投入。如何合理分配我国政府科技投入,让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迎接入世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为我国多渠道地增加科技投入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研究和制定我国入世后科技投入的目标和政策,必须实事求是,既要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科技投入的紧迫需求,又不能脱离国情地与发达国家现阶段的投入水平进行盲目攀比。而且,政府科技投入仍需发挥其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未来的5~10年应成为我国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期一个国家的科技投入,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密切相关。从国际上的一般规律来看,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R&D/GDP比值的增长模式总体上呈现为S型:即在人均GDP小于400美元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情况,我们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共同开设了“国际科技合作”栏目。栏目主要刊登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我国政府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交流和合作成果,以及我国各驻外科技机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逐渐摆脱依靠传统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毫不动摇地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科技投入对于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柳州“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科技投入各个指标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科学考量生产要素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善科技投入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7省市2010-2016年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和面板模型分析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效率整体呈东、中、西递减。在技术的开发阶段,企业、政府、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影响较为显著。在技术的市场化阶段,企业资金显著促进科技创新,而人力资本起到了阻碍作用。在技术的国际化阶段,资本市场投入和政府投入对科技创新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情况,我们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共同开设了“国际科技合作”栏目。栏目主要刊登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我国政府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交流和合作成果,以及我国各驻外科技机构工作情况。本期,我们重点对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市场失灵理论和科技创新的新发展趋势、国家竞争战略的实践,都为科技创新中政府作为的普遍存在提供了较好的注释,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占主导的美国也不例外。从投入、产出和政企合作三方面对科技创新中美国政府作为的考察表明:美国对科技创新的政府干预一直存在,并有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融合的趋势;由于政治策略和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需要,美国政府干预具有长期隐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1995,(12):33-33
世界各国加速科技产业化最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纷纷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科技产业化浪潮。“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力主将科技从军用转向民用,1993年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停止超级超导对撞机等大科学项目,同时提出发展诸如信息高速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