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经贸》2000,(2):49-49
今年1月1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生效。新文本在排列方法和对一些术语的解释上进行了更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对多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通则》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惯例,为人们所普遍认识和接受。《2000年通则》相比《1990年通则》变化不大,仍分为四个基本不同的类型,即"E 组"(启运)、"F组"(主要运费未付)、"C 组"(主要运费已付)和"D 组"(到达),共13条贸易术语。与《1990年通则》相同,在《2000年通则》中,所有13个术语项下当事人各自的义务均用10个项目列出,卖方在每一项目中的义务对应了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的义务。原来买方和卖方的义务是分开列出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贸易价格表示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自1936年国际商会首次公布《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后,该惯例进行了多次修订与补充,并于2010年9月推出了最新版本《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于2011年1月1日开始生效。该版本与前一版本相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通过对其中的主要变化进行阐述,以帮助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深入理解和正确使用新通则。  相似文献   

3.
<正> 国际商会于1936年制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简称INCOTERMS,以下简称通则),其目的是为国际贸易提供一套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的国际通则解释,以减少和避免因对贸易术语解释的不同而引起的贸易纠纷和争议。在国际贸易中,该通则与其它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如国际法协会制订的《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和美国的几个商业团体拟定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1941年修订本》)同样受到各国的承认和运用,而国际商会制订的通则在国际上的影响最大、运用最广。以  相似文献   

4.
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若干问题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是国际商会对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的又一次重要修订。但本次修订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和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部分修订内容的分析,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实践,阐述了《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修订中的一些令人质疑之处,其目的是探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尚存的修订空间,为外经贸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外贸企业提示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ICC)创立的对各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在销售合同中引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可以明确界定当事双方的各自义务,引导企业外贸业务活动的正常履行,合理规避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王炳焕 《商业时代》2011,(17):37-38
《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第八版修订版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修改。新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考虑了运输实际操作、统一无关税区的贸易,新的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电子单据的使用以及货物安全等问题。在新的通则中,新增了两个术语DAP和DAT,调整了术语种类和义务分配,完善了术语介绍和使用指南。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有助于国际贸易专业人员在法律的确定性和节省时间和金钱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商会制订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在全球生效。迄今为止,国内学者从多角度对2010版通则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解释和分析,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有存在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之嫌,一些结论可能会对贸易实践产生误导。本文对进出口业务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贸易术语的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目前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通则")解读中较为典型的错误看  相似文献   

8.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9月国际商会已经完成了《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年通则》),已于2011年1月1日发布生效。与《2000年通则》相比,《2010年通则》更准确地标明了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特点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对有关贸易术语进行统一解释的国际贸易惯例.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是国际商会对各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其目的在于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减少贸易纠纷、简化贸易手续、缩短洽谈时间、节约费用开支、便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自1936年创立INCOTERMS至1990年,已经历了多次修订。在进入21世纪的前夕,国际商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制定的INCOTERMS第六个修订本——INCOTERMS2000(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于200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继《1990年通则》之后有关贸易术语解释规则的最新发展,也是不断完善国际…  相似文献   

11.
Incoterms是国际商会有关贸易术语的重要国际惯例。本文主要探讨 Incoterms.2010所规范的国际贷物买卖合同当事人的主要责任,分析其修改的主要特点,以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Incoterms.2010及其贸易术语内涵。  相似文献   

12.
《2010通则》较《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扩大了FOB术语的适用范围,统一了装运过程中的风险。但面临着船货衔接的风险,买方指定船公司或境外货代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提单托运人和收货人填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企业应仔细分析风险,慎重选择贸易术语;慎用国外货代,注重货代资信调查;认真缮制提单,杜绝无单放货;选择安全主动的支付方式,注重风险分散。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我国应该保护《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的著作权和商标权。受到《著作权法》和《商标权法》保护的INCOTERMS在性质上应当作为我国法上的交易习惯而非国际惯例。对于INCOTERMS2010的适用,应当采取将其作为事实问题而非法律问题的态度。不能基于《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适用INCOTERMS?2010,而应依照《合同法》关于交易习惯的相关规定适用INCOTERMS2010。  相似文献   

14.
在对INCOTERMS 2010的学习和使用的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国际贸易界产生了一些困惑,部分学者也提出了质疑。这说明INCOTERMS 2010并不是完美的,存在意识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有些条文不明确、不合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如术语变形与风险转移的关联未予明确,FOB等蓝色术语存在模糊性,EXW/FCA中"卖方所在地"的含义缺失,DDP B5"风险转移"a)款不合理等。由于INCOTERMS修订周期基本上为10年一次,在未来进一步修订之前,贸易商只有通过销售合同商订和履行等环节,来规避或消除INCOTERMS 2010中不明确、不合理条款可能导致的争议和损失。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of classifying and modeling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commodity prices using regime-switching models with exogenous transition variables. The approach rests on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 (Incoterms), also known as border prices, to classify commodities in groups that tend to display similar dynamics. The suggested border price classification is useful in identifying the key exogenous driving variables in each group. In particular, the classification suggests that inflation and oil price are the best transition candidates that are 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free on board (FOB) and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 prices respectively. Our statistical linearity tests and estimation results confirm this prediction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ggested border price classification in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 of commodity prices.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sparked a debate abou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population health. To date, however, there has been very little econometric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openness and population health for a sample of 74 countries over five decades, from 1960 to 2010. Using panel time‐series techniques, it is shown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eneral has a robust positive long‐run effect on health, as measured by life expectancy and infant mortality. This effect tends to be greater in countries with lower development levels, higher taxes on income, profits, and capital gains, and less restrictive business and labour market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以宁波市1985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VAR模型分析框架研究宁波市国际贸易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宁波市国际贸易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互动关系,其中城市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相对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国际贸易对城市发展有着相对显著的促进作用,宁波市政府应更加致力于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推进该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建设。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adapts an estimation methodology from the border effects literature to reveal consumer ethnocentrism versus cosmopolitanism in each country, and animosity versus nostalgia between country pairs. The measurements rely on actual macro cross‐border trade data rather than individual purchase intentions typically u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literature. The results from early 2010s suggest that purchasing intentions against imports found in this literature do not necessarily translate into actual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t is quite possible that the consumers are unable to assess country of origin of production despite growing ethnocentrism, and base their actual purchases on perceived origin of product brands. Specifically, it is found that most countries are cosmopolitan rather than ethnocentric, particularly developed countries, favoring any foreign product over domestic products. Most countries also have nostalgic purchasing behavior from specific trade partners with historical linkages. Outside the specific traditional animosities between a country pair, a developed country is relatively less open to imports from another developed trade partner, while an emerging country welcomes it more especially from another emerging trade partner.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结构转化大趋势下得以迅猛发展,相对而言,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采用浙江省1995年~2010年国际服务贸易和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与GDP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国际服务贸易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出口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