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日渐活跃,各种类型的双边或多边协议迅速扩散,"意大利面碗"效应出现,建立统一的一体化组织的诉求呼之欲出。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相互较量。2010年日本举行的APEC部长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2014年11月份在中国举行的APEC会议提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并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如何在TPP和RCEP的博弈中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尝试从经济、贸易与环境利益综合平衡的角度为中国的FTAAP战略提出建议。量化突出了削减非关税措施(NTMs)的影响,在GTAP9数据库基础上,通过CGE模型,开展多种政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TAAP能够带动中国和区域内多数经济体贸易额、GDP、社会福利等的增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增长;FTAAP对于中国的环境影响由规模效应主导,总体上增加污染排放,但削减NTMs方案情景和自由化中方案情景的结构效应可以促进中国行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减少多种污染排放。中国应积极推进FTAAP的建设与积极推进,将其作为实现在亚太区域经贸利益的重要抓手。中国不应排斥甚至应积极推动在FTAAP条文中设置环境条款和章节,在实现经贸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3.
《商》2015,(44)
2015年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的第26年,距离实现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缩小亚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实现全面发展的茂物目标第一个时间表到期也已经过去了5年。但是,发达国家2010年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和开放的目标仍未实现,实现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的自由和开放第二个时间表也即将在2020年到期。APEC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具有宏大而又极富前瞻性构想,但是却得不到有效执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缺少一个统一的开放过程具体设计和标准,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1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这一APEC长期目标的路径仍在亚太区域内存在着很大争议,区内一些国家为在亚太经济合作中把握主导权也出现了激烈的争夺。  相似文献   

4.
当前WTO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规则发展缓慢,而区域层面的数字贸易规则发展受到各国的极大重视与推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数字经济协定》(SADEA)是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的最新发展成果,在规则模式与议题范围上均有值得关注的创新。与亚太区域主要的其他贸易协定相比,DEPA与SADEA的规则范围更广,并深化扩展了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由此可以预测:未来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将趋向多元化,并将对诸边和多边层面的规则谈判和规制整合产生重大影响;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将进一步追求议题范围扩大化、主题模块化的开放型和包容型规则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FTA)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韩两国建交将近15年,在这期间,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强劲,各领域的合作比较广泛和深入。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同,发展中韩经贸关系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尽管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仍旧存在着对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有国际环境的原因和两国自身的问题,就关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提案具有的可行性,也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这是属于一种谋划未来和开创具有战略意义的伟业。  相似文献   

6.
在深挖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内涵、梳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指标,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研究范围置于RCEP框架下,采用世界银行PTAs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东亚区域贸易协定的质量。根据测算结果,从覆盖力指标和法律约束力指标两个维度,按照总体、区域、国家、条款进行分类,多角度分析东亚区域贸易协定质量,归纳出东亚区域经济体深度一体化特征,为推进RCEP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各经济体间的高质量贸易投资合作、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提供有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太贸易协定》原名为《曼谷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订于1975年7月,是在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主持下,在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的一项优惠贸易安排。目前《亚太贸易协定》正式成员包括中国、印度、韩国、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6个国家。除中国外,其他5个成员均为原始缔约国。《协定》成员国地处东亚和南亚这两个重要地区,是亚太地区唯一连接东亚和南亚的区域贸易安排。拥有26亿人口的大市场,2004年GDP达到3万亿美元,贸易规模近2万亿美元。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曼谷协定》首届部长级理事会对《曼谷协定》文本进行了修改,并决…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我国的保税区与世界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的区别:然后讨论了厦门象屿保税区向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转换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厦门象屿保税区在向自由港转换中所具备的六大优势;并结合厦门象屿保税区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转换过程;最后提出了实现这一过程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和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依据 从经济学及贸易效应角度分析,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有贸易创造、贸易转移、轴心-辐条效应、引力模型、新经济地理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对如何构建亚太合作的和谐却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从和谐角度寻找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亚太贸易协定>(the Asia-Pacific Trade Agree-ment,APTA)原称<曼谷协定>(Bangkok Agreement,BA),是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关税安排的区域贸易协定,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古语突出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战略也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好坏与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发展中出现重大问题,甚至破产,就是因为在战略选择和处理各种战略关系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  相似文献   

12.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与促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Bergstrand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分析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结构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认为,中韩双边初级产品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工业制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波动上扬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进行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是低质量的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存,两国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贸易合作层次。为提升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近年,韩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正悄然上升,极有可能成为东亚双边FTA第二交汇点。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应当制订相应战略,使东亚经济合作在正确轨道上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是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变革的需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利用成本战略为企业赢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实施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渐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越发受到重视。广告策略作为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与品牌战略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立广告策略与品牌战略结合模型,深入讨论基于品牌战略的广告策略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的应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战略和薪酬战略的关系——“普遍性视角”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胡愈 《商业研究》2007,(1):144-146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薪酬战略能否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关系到能否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受环境影响中国变量间接决定企业战略的机制,并从“普遍性视角”的观点出发,指出企业战略决定薪酬战略、薪酬战略应支持和匹配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17.
根据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研究,1993年至今克林顿政府出台了十份指导美国出口的《国家出口战略》,作为报告主要内容之一的地区与国别战略主要包括新兴大市场战略、拉丁美洲战略和传统出口市场战略。报告实施十年来的成效体现在整个报告的绩效评估体系、预算拨款体系和对整个美国产业和贸易发展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8.
按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目标,我国在APEC中的贸易自由化应比世贸组织目前的水平更高一些,而对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承诺和在APEC的单边行动计划进行的比较表明,中国在APEC单边行动计划中的贸易自由化并没有超过在WTO中的贸易自由化程度。通过分析APEC与WTO的互动关系和APEC的推进方式,指出我国今后在APEC中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最重要的载体是企业竞争力,最终的标志是经济竞争力的实现,自主创新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和有效的制度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上。从研究能力→研究成果→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稳定的生产能力→产品的销售能力,最后再到企业竞争能力,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智慧,需要企业和技术拥有者努力,需要制度保障,需要政策支持,才能成功实现这种转换。文章提出,自主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技术战略一定要与品牌战略和市场扩展战略相结合;第二,技术创新一定要有很好的制度创新来保障;第三,重视文化力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影响;第四,充分激发国民内在的创新激情。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林威  戚昌文 《商业研究》2003,(18):79-82,83
随着技术标准纷争日起,技术标准战略一度成为我国媒体的热门话题。从理论的高度概括技术标准战略的定义、特点,根据当前企业实施的技术标准战略的几种典型模式并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