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美出口高技术产品不断扩大,同时也频频遭遇对方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尤其是针对知识产权的摩擦不断增多.本文从基于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期提升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高技术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产品结构、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出口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以此为基础,运用IMS指数、TC指数和RCA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2007-2017年内发展具有竞争优势,但从细分的产品类型来看,内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最后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加大科学技术设施建设、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等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出口信用保险能够为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反过来,出口贸易发展也可以促使出口信用保险的壮大.运用ADF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2002年~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额、竞争力优势指数(TC)等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额与出口额、竞争力优势指数(TC)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额不是出口额的格兰杰原因,却是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优势指数(TC)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此引发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及比较优势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比传统贸易理论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并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稍晚于其他省份,从2006—2017年在沿线43个国家共发生898起投资项目,能源行业和制造业是重点投资领域。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沿线30个国家,采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特化指数(TSC)针对36个子行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山东省低技术产品竞争优势明显,资源型和中等技术制成品缺乏竞争优势,高技术产品表现较弱;山东省与沿线国家以产业间互补为主,资源型和低技术出现少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中等技术和高技术产品表现较差。在投资策略上,山东省应推动省内低技术产业升级,增强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并以价格尺度划分的影响因素之一,即出口退税为主要因素,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基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特性,其比较优势只有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是辽宁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出口总额及出口增长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衡量和比较分析。提升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应加大投资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水平;加大研发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注重自主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型向技术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庞玉萍 《市场研究》2006,(11):48-49
高技术产业是导致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是增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高技术企业达到10多万家,实现产值27,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高技术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全年出口1103.2亿美元,增长62.6%;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我国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外贸出口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即从机电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的关键时期。加快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模式,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质量,从而才能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数据,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尽管中国是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但文化贸易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中国文化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手工艺品、设计、视觉艺术品和新媒体这些外围的文化产品中,具有核心内容的影视媒介、音乐媒介、出版物及版权、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文化出口比重低、竞争力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府应实施优惠的信贷、税收政策,积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完善产品出口基地的合理布局,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改进和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张亮 《商业研究》2008,(2):145-148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的贡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要重视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品出口能力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出口实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我国近16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变化特征,结合我国发达省市的出口现状,拟合出该比重的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得出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已步入了缓慢增长期的结论,并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这一指标值进行预测及原因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该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导向。通过总结与借鉴国内几个优秀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模式,结合西安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模式定位于一个复合型模式,该模式由地域选择模式、企业发展模式、主导产品模式和政府服务模式四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考察如何通过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中国出口稳定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出口退税政策对机电行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不明显;长期内,出口退税政策对高新技术行业、传统行业和"两资一高"行业的出口增长影响显著。因此,中国可以通过提高高新技术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和降低传统行业及"两资一高"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保持总体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提高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是否成为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本文通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丁昶  吕鑫 《对外经贸》2021,(4):40-46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在开展文化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融合了互联网,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2009—2018年我国与30个周边国家文化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中,贸易国双方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对我国文化贸易产品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重点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特点及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增长,部分来自于欧盟对世界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部分是由于我国近年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明显增强引致的,此外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效应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扩大对欧盟出口,中国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何时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加入GPA后能否优先采购本国产品,特别是能否优先采购在国际上并不居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政府采购法如何应对加入GPA,地方政府又是否可以制定优先采购本国高新技术产品法规,还有本国产品的概念应当如何界定等等,是当前理论界、学术界或有争议或尚未涉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以廓清社会各界在相关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酌明GPA与地方政府采购的关系,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BT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TBT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数量与价格的双重控制机制以及贸易条件恶化的效应,并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TBT的现状、存在问题入手,结合欧盟实施的两指令对我国产品的限制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需要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以及扩大市场范围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