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技术进步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只有跨越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才会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首先在东部地区显现,然后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提高数字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有效路径,而技术创新对数字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2006—2020年世界28个主要经济体的相关数据,采用固定面板和门槛面板模型,依次检验低端、中端、高端技术创新对数字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低端创新抑制数字贸易出口竞争力;中端、高端创新促进数字贸易出口竞争力,且创新水平越高正向效应越显著;低端、中端创新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正向效应越显著;高端技术创新与数字贸易出口优势之间存在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的“U”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立和“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双向FDI对绿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绿色创新效率,考察中国FDI、OFDI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市场化水平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但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较为接近,与东部地区相差较大;中国FDI、OFDI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市场化水平双重门槛,随着市场化水平提升,FDI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呈下降趋势并且由正转负,OFDI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呈上升趋势并且由负转正,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变革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上我国商贸流通业外资引入对行业内本土企业产生了一定扩散效应,且外资质量引致的扩散效应强于外资规模;商贸流通业外资规模和质量在我国均存在行业内双向效应,且这两种效应表现出来的区域异质性存在一定差别;外资规模和质量对本土商贸流通业产生行业内扩散效应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产生行业内挤出效应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7-2012年中国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门槛回归模型揭示了技术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与"资源诅咒"现象之间的作用机理,检测了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同时对门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得出以下结论:技术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对"资源诅咒"现象具有门槛效应,当技术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分别高于其门槛值0.0176和1.1653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丰裕的自然资源不会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产生"资源诅咒"的关键是资源依赖度;自然资源部门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的特征使得技术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的程度是自然资源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1984—2013年30年的外资与外贸数据,使用面板协整等面板时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全国水平的外资与外贸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全国水平的外资与外贸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从长期来看,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外资与外贸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资与外贸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得出外资对外贸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差异明显,东部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西部次之,中部最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并且引入政策环境、制造业企业规模、城市化水平3个调节变量,分析它们对物流业外溢效应的影响。运用中国地区层面省际2000~2008年以及制造业细分行业1998~2007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因素,而且这种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物流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制约程度最大,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制约程度最小;在我国29个省市地区中,就整体而言,完善的政策环境对物流业外溢效应产生积极作用;在东部地区,政策环境的这种积极作用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制约了物流业外溢效应;制造业企业规模对物流业的外溢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在我国29个省市地区整体和东部地区中,城市化水平负向影响着物流业的外溢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私人部门引进技术的重要载体,其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是否会对城市基础设施改进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文章基于2007-2012年我国645个县区级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静态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FDI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会通过技术溢出显著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绩效水平;不同类别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FDI进入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即沿海地区城市低于内陆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城市低于西部地区城市以及市辖区低于县级市。这些结论可为我国未来调整公共事业领域吸引外资的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采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与金融发展综合指数,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检验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与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后,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处在较低水平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当金融发展处在较高水平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进一步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门槛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自身资本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FDI的大量流入及外溢效应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而金融发展水平是FDI流入和外溢效应产生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下FDI对城镇化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文章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利用198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检验发现,FDI对城镇化存在明显的三门槛效应,在低金融门槛值(1.584)以下和高金融门槛值(2.4878)以上,FDI对城镇化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金融发展水平处在低门槛值以上、中门槛值(2.457)以下时,FDI对城镇化有显著推动作用;当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门槛值和高门槛值之间时,FDI对城镇化仍然有推动作用,但作用强度下降。随着金融发展水平跨越不同的门槛值,FDI对城镇化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卧倒的"S"型路径,东中西各地区位于卧倒"S"的不同区间,因而不同区域应在改善金融环境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引资政策以推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的关键,经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2.
刘彦平  王明康 《财贸经济》2021,42(5):127-143
孵化器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其运营绩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把孵化器运营效率纳入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研究框架,利用2015-2018年混合截面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孵化器运营效率对在孵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总体效应、机制及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孵化器运营效率的提升显著强化了在孵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的新动力;孵化器运营效率不仅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在孵企业创新行为发挥直接作用,还可以通过品牌效应与平台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间接影响;此外,孵化器运营效率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性质及不同等级的孵化器之间存在显著差别,东部和西部地区、民营型及国家级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创新从孵化器运营效率提升中获益更多.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孵化器运营效率,以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1-2019年我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工业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以R&D人员和R&D经费为主的工业创新投入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2)工业创新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工业创新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强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R&D人员投入的影响最大;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R&D经费的依赖性更强。基于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于:制定合理的工业创新投入策略以避免资源浪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增强地区人才优势;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工业创新政策以缩小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择2007-2016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从系统GMM检验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表现为正向促进,而中西部表现为负向抑制。从门槛效应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其中,自有收入分权表明,不论其分权化水平高低,均产生负向抑制作用;收入分权表明,在分权化水平较低时,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在分权化水平较高时,抑制作用不显著;支出分权表明,在分权化水平较低时,抑制作用不显著,在分权化水平较高时,产生负向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自主研发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积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嘉诚  刘钥 《中国物价》2022,(11):46-48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检验了学历水平的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检验两者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是否具有地区差异性,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旅游消费,但对东部地区家庭的促进效应最强,中部地区家庭次之,西部地区家庭最弱。学历水平在互联网使用促进家庭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但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家庭的中介效应更强,对中部地区家庭的中介效应最弱。政府应当加速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学历水平的中介效应,但需要关注地区之间的平衡性,避免产生地区间的失衡。  相似文献   

17.
经验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外资区域分布呈"东多西少"的发展格局,并且不同地区农业外资的行业聚集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外资区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及潜力、农业资源要素、劳动力成本及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已成为我国外资农业区位因素,但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对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影响效果小,且区位变量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的农业外资分布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烨  周绍东 《财贸经济》2011,(1):116-121
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复杂影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由于回报效应的存在,企业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提高能源效率的力度和路径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斯塔克伯格模型,分析了贯序性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对能耗水平的影响,并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两类技术创新策略与能源效率的相关系数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1)中国工业行业的企业原始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具有微弱的正向关系;(2)中国工业行业的企业二次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正向关系;(3)技术创新对于能源效率的回报效应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活动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一个大国内部区域差异过大,那么统一货币政策的传导就会出现区域效应。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性势必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传导构成一定的掣肘效应。文章以最优货币区为理论出发点来判定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对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时间最早,幅度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