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和谐作为新时期我党的一种全新执政理念,它不仅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存在方式,而且是一种认知方法、工作方式,更是一种价值旨归。文章从外部环境与内在发展系统的关系、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的关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论述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和谐"是人类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深刻感悟.整体上看,和谐是事物良性发展的一种状态,和指安顺,谐指协调.  相似文献   

3.
沈昕 《乡镇经济》2002,(11):24-25
现代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和谐的管理和发展理念,一个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建立乡镇企业与自然环境和城市经济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建立乡镇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和谐文化之一的视觉审美理念,当然要以和谐为前提,建立在和谐内涵的基础之上,追求理想中的和谐语境.和谐既是美的基本元素,又是美的至高境界.在美学范畴中,和谐是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和谐存在于音乐、书法、图画、影视等各艺术门类当中,所表现的是形象背后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谐成就美感,使人升华.  相似文献   

5.
董国书 《发展》2008,(2):82-83
一、深刻认识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让全体人民得到实惠;只有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而构建和谐企业,有利于理顺企业各种关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安定团结,使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郑玉珩 《理论观察》2007,(2):190-19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有情感的,特别是处于十二.三岁年龄的学生.自尊心强.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教育不能总以盛气凌人,局高临下的态度,一味地板起面孔说教,而应以爱为纽带,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信任的桥梁,树立起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形象,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和谐人际关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们接触最为密切,直接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班主任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的教育是人心工程,付之于爱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事物的一种好…  相似文献   

7.
苏宝梅 《山东经济》2005,21(5):18-21
所谓分配和谐伦理,就是将经人类加工的产品在全体国民和全人类及其后代之间进行和谐分配,并将自然产出在当代人、后人和非人之生命存在之间进行和谐分配。它包括分配的国际和谐、分配的人际和谐、分配的代际和谐、分配的物际和谐四个方面。分配和谐伦理,是和谐伦理在分配领域的体现和应用。能够充分体现和谐正义的和谐分配,是和谐经济的终极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对企业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作了详尽的论述.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灵魂;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群众基础,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上升为企业和员工之间文化认同: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企业长青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童思思 《魅力中国》2013,(23):381-382
中国的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和谐因素。这些因素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第一.“和”有整体和谐的价值指向。第二,“和”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总法则。第三,“和”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求保持中和的状态。第四,仁爱之心是和谐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一、培育和谐包容的文化 社会和谐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组织与组织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而心灵的和谐主要是由文化决定的。要想形成和谐的社会,必先形成和谐包容的文化。和谐包容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关爱、相互团结等。有了这些和谐包容的文化,人与人之间就少了冲突,多了合作,少了矛盾,多了和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傅照国 《西部雅安》2003,(11):15-15
使“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会和谐实际就是人际关系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讲亲情、友情、爱情;要使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成为人们自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习惯和风气。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和谐,是贯穿于人类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的一条轴线。和谐,是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基础,是实践、积累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融合的社会形态和理想境界。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文章提出,要爱护和谐这一贯穿古今中外的促进发展进步的永恒的生命线;要加深认识,和谐是个科学的实践过程;走向和谐,最重要的首先是提倡和实行公平正义;走向和谐,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走向和谐,走向大同,一定要从自身做起。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和谐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遇到风霜雨露,也能沉着坚定;和谐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和谐还是一片茫茫的大海,让你的心灵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初,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单位等诸多和谐细胞构成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保证企业各组成部分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系统之间的和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长明  袁洁 《山东经济》2010,26(6):30-36
循环经济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初探循环经济的思想文化渊源,可以发现循环经济内涵着奥妙无穷的"圆道哲理"。圆道思维是一种以圆润通变、回归和谐、螺旋式上升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它勾勒了事物发展的圆润轨迹。而生生不息的和谐生物法则,演绎的是一个周流往复的恢弘圆道。圆道思维与和谐生物智慧可以抽象为循环经济的文化DNA,从而丰富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对循环经济进行和谐思考,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修循环化生之道,使其成长为万有存在和谐生物的左右手,才能绘好和谐发展之圆。  相似文献   

1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推动事物发展。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我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和谐是人类永恒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内心和谐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效益和社会幸福最大化,不断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为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管理能力;内心和谐就能提高睡眠质量和工作绩效;内心和谐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深化和发展;正确认识真实是实现内心和谐的根本措施;创建企业和谐文化——把哲学、道德、智慧、能力、财富、健康、幸福和人生观等教育整合为人生第一课,是提升内心和谐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不同利益主体间融洽、互补、有序、协调的相互关系。和谐社会关系蕴含经济价值的原因,在于和谐社会关系环境下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处于最小化的状态,这样不但使各种利益主体参与经济活动所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大大降低甚至消除,而且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实现和谐社会关系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应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巾的诸多事物处于和谐状态,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优美、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怡情悦目、心旷神怡、身心舒畅,保持愉快的心境,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市民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趣味,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观,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一、和谐与城市环境的美化 美化城市环境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建筑物的美化,街道  相似文献   

20.
私营企业的和谐角色及其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山东经济》2007,23(6):61-6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私营企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理应担当相应的和谐角色。私营企业和谐角色包括企业内部的团队和谐、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和谐、企业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具体培育途径主要有加强教育、社会评价、法律惩治、提高素质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