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党委、政府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治理农村高利贷款作为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的“鱼水工程”来抓,深得民心。 3月8日,长滩镇经管站站长告诉笔者:“近4年来,村村都有高利借贷,一般年息为25%—30%,全镇各村民间高利贷款297万元,近期还本金163万元,还有134万元高利贷款。”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多数农村的选举制度都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但也有少数农村存在“拉选票”、“贿选”问题,导致一些群众不断上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顽疾”。 一是几元钱就“卖掉”民主权利的现象不容忽视。有些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经济统计存在"四不"现象值得注意. 一、不懂.即对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一知半解.时下村级经济统计工作大多数由村会计兼任,而村会计认为统计工作是"第二职业",会计工作才是正行当.因此他们平时对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一知半解或不懂也很少去钻研.对县乡组织的培训,他们也是以"忙"为由,尽量推诿.对上级布置报表填报任务敷衍了事,当报表出现差错时,他们也不能独立改正.  相似文献   

5.
弃耕现象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四川省江津市农业连续11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从笔者最近在一些村社了解到的情况看,制约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其中之一是弃耕现象较为严重,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现状:弃耕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江津市存在的弃耕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隐性弃耕和显性弃耕。  相似文献   

6.
7.
旧中国农村的高利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利贷的起源与发展在我国高利贷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农具和耕牛的使用,生产渐见发展、资本愈益集中,并随着生产发展与资本集中的趋势愈来愈显著,高利贷由逐渐出现,到战国末期已发展到相当普遍的地位,此后便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与地租一样始终是榨取广大贫苦农民的重要手段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桎梏。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弃农经商、弃耕抛荒”的现象。其突出表现:一是多数农民为了进城找“现钱”,对其承包的边远和坡谷地少种或不种,使土地部分撂荒。据调查罗泉镇现有80%的未婚和20%的已婚男青年出外经商或务工。二是少数农民“全脱产”,将责任地全部转移给他人耕种。但由于转包户劳力所限,只好挑肥拣瘦,孬的撂荒。三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农民负担过重的地区,已找不到转包人,将责任地全部撂荒。农村土地为什么会从开始承包时的“寸土必争”,发展到弃耕抛荒?表象上是农民不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参与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发现,不少乡村领导、会计人员对于年终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重视不够,造成报表的编制不规范,随意性大,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给经营决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报表数据不准,账表不符;报表数据口径不一,相互矛盾;汇总报表与分户报表不衔接;上报手续不符合规定。因此,应采取以下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农村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加强会计报表的领导工作。《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单位负责人应从思想…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基层工作,有机会经常深入乡村,深深感受到这些年农村的变化:新建房屋多了、高档电器用上了、穿着打扮时尚了、屋内院里整洁了……的确反映出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可有时候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垃圾围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有一定知识水平、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进入城市,形成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一是不利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级组织出现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现象。二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工业产品在农民生活中不断增多,农村的生活垃圾已由过去的菜叶、瓜果皮逐渐被塑料袋、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所代替。对这些垃圾,目前农村既不能及时回收,又得不到有效处理,致使环境受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一些乡村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因生产、经营和农民婚娶所需资金不足,便四处以高于银行几倍的利息向私人借款。随之,高利贷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并大有泛滥之势。随着高利贷的泛起,它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其一。高利贷诱发家庭纠纷和农村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基层工作,有机会经常深入乡村,深深感受到这些年农村的变化:新建房屋多了、高档电器用上了、穿着打扮时尚了、屋内院里整洁了……的确反映出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可有时候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垃圾围村。  相似文献   

15.
殷莉  苏岩 《中国改革》2003,(11):14-15
本刊于2003年第8期以《贵州毕节高利贷状况调查:借贷主郑东勇之死》对贵州省毕节地区高利贷的现状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随后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通过本刊对此事件进行采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山区农村部分耕地粗放耕作或弃耕撂荒的现象应引起地方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撂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劳力制约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人员多为妇女、儿童、老人,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导致无力耕种;二是条件制约型。部分田地分散偏远,地力差,投入大,收入少;三是技术制约型。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科学技术普及、信息指导不到位,不增产,也不增收,所以干脆弃耕;四是好吃懒做型。个别农民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长期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土地闲置不顾,税费拖欠不缴。如何解决好山区农村田地撂荒问题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区域特色经济,提高土地的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由于少数村干部素质较差,自身不廉,经济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级财务混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月利率普遍在 3分以上,大大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明显具有高利贷性质,而且其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各种有关借贷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重大影响。为此,须对农村民间高利贷现象加以研究,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间高利贷在农村和集镇迅速活跃起来,在农村信用活动中占相当重要地位,逐渐形成民间信用体系,成为社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 农村高利贷是指农民之间,农民和村组之间发生的高息货币借贷行为。从对湖北省红安县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一些农村放高利贷的情况日趋严重。其利息一般年利30%左右,高有达50%的。放高利贷者主要是农村的富裕户,其中包括专业户、收入较高的余钱户和少数基层干部。借高利贷者主要有四种用途:一是为子女找出路,借钱投资进厂,(因有的县、区和乡、镇工厂规定,凡向厂里投资三五千元的即可安排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进厂做工);二是农民为改善居住条件修建新房或改造旧房;三是筹办家庭工业和第三产业,他们除向银行申请贷款外,也向放高利贷者借款。四是有的农民因遇到天灾人祸,如房屋失火、生病住院等,被逼着要借高利贷,以解决暂时的困难。此外也有少数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