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陕西省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GIS技术为系统基础,选用B/S开发模式,以C#作为开发语言,设计了基于GIS、数据库及互联网技术的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实现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群测群防动态更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反馈、短信发布、动态监测及数据上报权限管理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极大的提高了地质灾害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及信息实时发布与数据共享能力,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 1990~ 2000年国际减灾十年活动( IDNDR)期间,我国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监测和防治等开展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以链子崖危岩体、黄蜡石滑坡为代表的数百项重大地质灾害的防治,有效地减缓了地质灾害损失,综合防灾能力明显提高,减灾不仅是政府的重任,而且已引起全社会关注。文章简介了 2000年我国西藏易贡高速巨型滑坡和陕西安康区域性滑坡泥石流两大地质灾害。响应联合国倡导的本世纪初“国际减灾战略计划”,并对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和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5月12日电)在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四川成都观摩了由四川省、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联合举办的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他强调,防灾减灾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灾救灾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以这次综合实战演练和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做好灾害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治理、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切实增强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防灾减灾已成为保护人们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服务战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随着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普及,人们对气象预警和天气预报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接受气象广播信息,运用科学的气象手段应对风险,彰武县气象局对农村气象广播内容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调查评价体系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监测预警体系应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由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工程组成。综合防治体系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应急值守体系应尽量探索利用公共网络传输系统,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增强政府在自然灾害中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但是,我国不完善的应急法律法规、单兵作战的政府防灾减灾模式、不完备的指挥决策系统与职能体系,以及社会应急保护能力的不够等等,都大大影响了我国应急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必将大大推进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12,(1):28-28
广东省首家网络森林医院近日开通启用,260多名专家将择期在线接受群众咨询。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为主线,集信息查询、自助诊治、专家诊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广东省网络森林医院综合服务系统平台,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网络森林医院专家组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防灾减灾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提高重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是确保实现重庆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重庆防灾减灾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缺陷的论述,分析当前重庆的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震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防灾减灾应当纳入土地利用安全的重要考虑,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目标之一.在公共管理学基础上,研究尝试将公共危机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在应急管理、应急规划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在土地学科领域开展应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研究对象的遴选,命题地震灾后土地利用应急规划研究,旨在构建土地利用应急规划体系,探讨灾害发生后如何集中有限资源,最大程度减少震害损失,快速优化配置恢复重建用地、评估建设用地抗震适宜性及安排防灾需求用地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五个方面建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把防治自然灾害放到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上。即:(1)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全领域、全过程;(2)进一步发挥行政管理优势,扎扎实实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3)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地方防治自然灾害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撑;(4)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既提前谋划好自然灾害防治应急预警,又周密部署好自然灾害应急处置;(5)创新完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法制、体制和机制。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机构改革的需要,把防治自然灾害从防治地质灾害这个"点"拓展到防治相应的自然灾害这个"面",从而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