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7年,是兵团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5年,各项生产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总产值达到54.6亿元,比1982年增长113.7%,平均每年递增16.4%;国民生产总值26.55亿元,比1982年增长103.1%,平均每年递增15.2%;国民收入23.29亿元,比1982年增长109.6%,平均每年递增16%;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068  相似文献   

2.
“六五”时期是农垦经济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产值利税率和投资效益情况如下: 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167.37亿元,比1980年的98亿元增长70.8%,年平均递增11.1%。其中农业产值78.19亿元,比1980年56亿元增长39.6%,年平均递增6.9%;工业产值89.18亿元,比1980年的42亿元增长112.3%,年平均递增16.3%。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1980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垦系统通过实行财务包干、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经济形势越来越好。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1.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94%,年平均递增11.6%;全员劳动生产率3582元,比1980年提高119%。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相似文献   

4.
一、大米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去年以来,我国稻米加工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据统计,2011年大米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656.9亿元,居三大主粮之首,同比增长了30.1%;产品销售收入3636亿元,同比增长了27.2%;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了27.3%;大米产量8216万吨,同比增长921万吨,增幅12.6%;全年实际处理稻谷1.3亿吨。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乡镇企业在困境中奋力前进,1989年又有新的发展。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403亿记,比上年增长16.8%,首次达到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总产值的绝对数已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21%,占农村社会产值的60%,已超过农业总产值3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含村及村以下)的26%;在全省工业净增数中,乡镇工业已占到56%。乡镇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6%;实现总收入415亿元,增长20.4%;利润总额达22亿元,增长7.7%,实际交纳税金为14.9亿元,增长24.2%;支付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经济》1985,(7):27-2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纵向上看,徐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年递增14.1%;粮食总产81亿斤,比1978年增长一倍。人均占有1,159斤;乡镇企业产值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7.4倍,年递增42.5%;农村经济商品率为56.4%,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7.
基础雄厚,危机仍存 最近,阳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今年农业总产值要达到41亿元,增长5%、2008年达到50亿元,平均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达到3940元,增长7%.2008年达到5000元,平均递增6.3%。市委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松江县仓桥镇经济发展迅速。199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27亿元,比1992年的2.3亿元增长7.8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比1992年的0.89亿元增长3.2倍;完成利税1.35亿元,比1992年的3340万元增长3.4倍。今年上半年,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去年同期比较,三业总产值净  相似文献   

9.
1986年,新都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7亿元,比1983年增长98.9%,其中,工业总产值4.44亿元,增长1.7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3.15倍;城乡储蓄余额1.19亿元,增长2.23倍;预算内财政收入4.138万元,增长67.1%;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10元。增民52.2%。这是我县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以其适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而异军突起,其增长速度惊人。1978年至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由2827万增加到1.2亿,平均年递增9.9%,高于同期社会劳动力年递增2.8%的速度;总产值由493亿元上升到42588亿元,平均年增长32%,远远高于同期社会总产值年递增12%的速度;乡镇工业总产值年递增30%,也高于全国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3%的速度。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8%,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国家税收的31%,外贸出口交货值的30%来自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是辽宁省农村全面落实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年,是农业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的一年,也是农村货币投放量增长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粮食总产量达297亿斤,比上年增长28.9%,比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增长21.9%;收购商品粮132亿斤,建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粮食收购量超过销售量;农副产品收购额达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省农村商品总值达88.8亿元,占农村各种产品总值的66%,标志着全省农业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省统计局对1,100户农民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农垦系统生产建设计划宏观控制的主要目标是: 1.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社会总产值达到458亿元,比1989年(下同)增长7.5%;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0.6亿元,增长6.1%;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7亿元,增长6.5%,其中工业产值达到181亿元,增长9%。农业产值达到106亿元,增长1.7%。2.利润16.2亿元,亏损额  相似文献   

13.
1984年4月,海诚市被省确定为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十年改革,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县级综合改革,使这个过去以种植业为上的单一农业经济的“高产低收入”县,发展成为贸工农型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区域。1988年来,社会总产值达到45.7亿元,是1983年的3.6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1亿元,是1983年的3.3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总利润分别达到32.3亿元、20.3亿元、4.3亿元,分别是1983年的8倍、7.5倍、7.6倍;财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8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4,676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76.8%,平均每年递增6.5%。同期,粮食总产量增长32.8%,平均每年增加1110万吨,年递增3.2%;棉花产量增长95.9%;油料增长1.9倍;猪牛羊肉产量增长1.3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35年来,农垦生产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只有国营农场26个、耕地面积45万亩、职工4,300人、工农业总产值239万元,1983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国营农场已发展到2,070个、农垦工业企业6,791个、商业网点1万多个、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企业78个,职工501万人,耕地和胶、果、茶、桑园面积7,360多万亩,工农业总产值130.87亿元。从1952年到1983年,全国农垦系统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的不变价格计,由1.47亿元增长到130.87亿元,增长了88倍,平均每年递增15.6%。其中,农业产值由1.23亿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江西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04亿元,同比增长10.6%,渔业产值增加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14.3%,居全国内陆省份之首;水产品总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达到205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一步改革,第二步改革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机,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重灾的198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按老口径和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62.83亿.元,比1980年增长60.98%,5年平均递增9.99%。农村社会总产值94.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80年增长70.4%,5年平均递增11.25%。农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农垦企业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垦系统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如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97年,农垦系统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75亿元增加到417亿元,增长553.40%,年递增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3.79%,年递增8%;第二产业增长584.24%,年递增9.7%;第三产业增长1100.61%,年递增13.5%。全系统从1979年扭亏为盈到现在,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491.12亿元,年均  相似文献   

19.
经过15年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已形成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540.7亿元,比1992年增长74.7%,创历史最好水平。东部地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快提高,比上年增长7.1%,中西部地区奋起直追,比上年增长81.1%,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山西省来看,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04.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993年乘势再上,总产值达到708亿元,比上年递增75%,提前实现了“八五”翻番迈上500亿元的目标,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九十年代中后期,中西部乡镇企业应在一些重大政策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渔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水产品价格的刺激下,又一次出现了新的腾飞.就益阳地区而言,199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突破9万吨,较上年增产1.2万吨,增长16.8%;渔业总产值4.1亿元,较上年增加0.8亿元,增长24.2%.水产品产量、产值,连续15年以平均每年递增14.5%的速度向前发展.渔业在大农业中异军突起,十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