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价格稳定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难以应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为特征的金融不稳定。金融状况指数(FCI)在纳入资产价格的同时,为我国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提供了动态信息。因而FCI可以作为央行同时关注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时变因子载荷矩阵TVP-FAVAR模型提取出相关金融变量的共同因子,并借助动态模型选择方法筛选每期的最优因子,以此构建了我国新型金融状况指数(FCI),从相关性、因果关系和预测能力等视角分析了FCI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以时变参数和时变维度方法构建的新型FCI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吻合程度较好;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文构建的FCI与通胀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较低的预测误差,且FCI相对通胀率平均先行2-3个月,能够较好地预测通胀的短期未来走势,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利用VECM模型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并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检验,发现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在当前金融市场频繁波动、资产价格急剧变化的市场条件下,对通货膨胀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测.这表明资产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然而,当利用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传递渠道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资产价格对产出的影响不大.因此,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可以关注资产价格变化时通货膨胀的影响,但由于资产价格在传导过程反应不足,目前还暂不能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指标.  相似文献   

4.
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估.(4)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中显著关注了金融稳定目标,逐渐趋于按照含有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进行操作,因此将金融稳定目标加入货币政策规则中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考虑金融状况的“区间—二次”货币政策框架分析货币政策规则的目标区间偏好问题,结合非对称性研究货币政策对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对通货膨胀有目标区间反应,对经济增长有线性反应,对金融状况有目标区间反应,证实了货币政策反应的目标区间特征。同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非对称的反应。样本区间内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目标区间非对称偏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反应偏好,对金融状况的反应并不显著,说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足够重视,对金融风险的关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本文在泰勒等西方学者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从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管制利率(存贷款利率)以及两者利差三个层次,通过该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方面,该反应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款利率和两者利差的具体走势,能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参考尺度,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另一方面,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层次的利率对预期通胀率和预期产出的反应绝大多数都不足,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部分国家央行和国际组织综合运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力求编制能够客观衡量一国整体金融形势的金融状况指数(FCI)。本文运用总需求方程缩减式模型对我国FCI进行了测算和效用检验。结果表明,与任何单一变量相比,FCI更能有效捕捉我国金融运行状况和预测未来经济走势,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指示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VAR模型计算出反映月度中国货币及金融市场形势变化的金融形势指数FCI(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该指数对通货膨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包含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将FCI纳入麦克勒姆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总体上遵循该规则,其主要调控目标是实际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对资本市场价格变化反应不显著。整体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界定经济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有多种方法.近年来,随着泰勒规则或者说是泰勒型规则的实际运用,出现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大量文献.泰勒规则虽然简单并易于控制,但它却体现了货币当局调控行为的本质.本文对有关泰勒型货币政策规则特征的研究文献做了一个简要回顾,并考察了对泰勒原式的修正以及运用和设计泰勒规则的理论及实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外部经济波动的视角,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短期利率水平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包含外部经济波动因素的泰勒规则比传统泰勒规则能够更好地解释当前国内利率水平的变动;美国、欧盟产出波动显著影响我国短期利率水平,因此,我国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突破美元霸权束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Karras建立的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模型,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框架,分析经济开放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以M0作为货币政策的测度指标,还是以M1作为货币政策的测度指标,它们都反映出:在长期,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从短期来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不一定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时反而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SVAR研究,多数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衡量政策冲击的指标变量,但理论研究表明,用流动性指标衡量货币政策冲击更适宜。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也一直强调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控制。因此,金融机构流动性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部分。以此为起点,笔者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SVAR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严格以通货膨胀为目标,但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市场的膨胀、资产价格的波动,都不断地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由此引发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本文以具有变参数特征的动态金融景气指数(DFCI)为工具,考察了DFCI对CPI和金融稳定性的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扩展前瞻性中央银行利率反应函数,将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DFCI纳入反应函数,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并拓展直接以资产价格为操作目标的泰勒准则作比较。实证表明:在扩展形式的前瞻性利率反应函数中,DFCI变量统计显著,包含资产价格的DFCI要比不包含资产价格的DFCI显著,以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利率规则作用效应不完全显著。这说明,DFCI的建立具有合理性,资产价格波动显著地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存在不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需要考虑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资产价格的波动,但直接将资产价格作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金融系统的亲周期性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是信贷和资产价格的繁荣—萧条周期,并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性软化发展趋势,提出贷款准备金政策操作框架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准备金制度,目的是通过差异贷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与总量效应和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机制,以及逆周期性调节。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击与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结合国际上己有的经历,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供求机制与贷币政策操作体系的深刻影响,并根据我国目前金融改革与发展和实际,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应对入世与金融创新冲击等方面所应当进行的调整和适应性准备。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经济的"三元冲突"中,中国选择了固定汇率,较严格的资本管制和较大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即用少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换取有限度的资本流动.但在这种组合下,随着我国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货币政策独立性也将进一步丧失.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至关重要,除非有能力继续维持更严格的资本管制,我国必须逐步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7.
Globalization, Financial Volatility and Monetary Polic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ly it has often been claimed that globalization eases the job of central banks as it helps to tame inflation. This is used to argue that central banks (particularly the ECB, referring to the objectives as laid down in the EU Treaty) could or should reduce their efforts in the fight against inflation in favor of supporting the general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governments. This paper takes a critical look at this argument, point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globalization and to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uncertainty by which the central banks are affected. As an example of this, the increase in financial volatility is analyzed and explained as the result of optimal portfolio alloc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 poli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危机与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背景,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我国经济指标,利用2005—2008年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其与农产品价格进行了协整分析,指出该时期内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均带有一阶差分,证实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分析了金融危机阶段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勒纳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各省市金融市场垄断程度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建设,但中国金融业整体上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垄断特征.各省市的金融市场垄断程度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且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金融垄断程度较低,反之则金融垄断程度高.这表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推动经济的发展.文章建议可以从加速市场开放、打破地区封锁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导向等方面加以完善,以降低因金融市场垄断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