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贯穿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始终,也一定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出不可替代且持续不断的作用。“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礼”的含义及其影响力;行“礼”重在实践;吸收“礼”的精华扬弃“礼”的糟粕;“知礼行礼”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社会秩序都奠基于一定的公正观念之上,从一定意义上讲,秩序乃是公正的外化。在一个具有漫长文明史的社会中,人们不可能不对如何分配他们各自的社会政治地位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做出回答。孔子的中庸思想即内涵着丰富的公正意蕴——“中”:公正的标准;“礼”:公正的规范原则;“和”:公正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3.
荀子与霍布斯系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思想家。荀子强调"礼",霍布斯强调"约",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虽有区别,但很多地方是互通的。人性恶是他们学说立论的共同基础;礼有强制与自主的一面,同样约亦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礼约之治事理不二;而礼约并举是法制文化社会之趋向。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法律思想,后人冠似乎万古不变的定论-人治思想,在法不界无不确认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一种人治思想,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一种丝毫不亚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孔子所主张的“礼”变是法,而“刑”是惩罚手段,孔子主张人人遵守礼,就是主张人人(包括君主在内)遵守法,这难道不是法治思想吗?孔子主张“为政以 德”,“德主刑辅”,并不是不重视法治,而是对统治者品质素质的要求:“为政在人”的主张,并不是人治,而是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儒家管理哲学中的调控观是针对于人的管理控制,它依据“礼”的内涵,以“德治”为基本原则,既承认“齐之以礼”,更强调“道之以德”,通过内调外控两种管理手段最终使社会秩序达到和谐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礼作为社会活动仪式对个体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成长着的人来说,礼又是一系列社会化过程和环节的标志和表现。文章指出,礼仪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参与的人产生引导、教育等影响,发挥由外而内地塑造人、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通过成人礼等礼仪活动,加强一个人独立的社会化意识。家庭、学校、社会有必要通过某种礼仪性的活动引导人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的“和”为思想基础,从文化内含上界定“孝”、“乐”、“和”三者的含义,并站在政治与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其三元同构的合理因素。“孝”、“乐”、“和”三者既紧密相连又相互补充,三元同构,共同丰富和延展了中国音乐的“和”文化意识特点。  相似文献   

8.
《周礼·地官》中论及“六艺、五礼。”五礼通常指吉、凶、宾、军、嘉这五种礼仪。其中“吉礼”为祭礼,君主禅封、祭社稷时所用,所以立为五礼之首;“凶礼”为惩罚、整饬军民之礼;“宾礼”为接待之礼;“军礼”为检阅、作战等使用的礼节。那么,五礼之末的“嘉礼”为何礼?对此,历来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祭礼,如吴大认为:“鲁犹言嘉祭”。他认为嘉礼是一种祭礼。吉礼乃为祭礼,那么嘉礼怎么也是祭礼?既重复赘疣又不合常礼,显然有背事理。北师大周晓丽教授则认为,嘉礼不仅是一种祭礼,而且是一种以鱼为物的祭礼。她说:“‘鲁’,甲…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法律思想 ,后人冠以似乎万古不变的定论——人治思想。在法学界无不确认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一种人治思想 ,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一种丝毫不亚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孔子所主张的“礼”就是法 ,而“刑”是惩罚手段。孔子主张人人遵守礼 ,就是主张人人 (包括君主在内 )遵守法 ,这难道不是法治思想吗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并不是不重视法治 ,而是对统治者品质素质的要求 :“为政在人”的主张 ,并不是人治 ,而是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社会失序。因此,拔乱世,返之正,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便是当时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主体自我意识得到增强,一批哲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整和失序的社会,探索人类新的出路,孔子以仁为根本出发点,继承并充实周之礼,试图建立一个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的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的成人礼起源于氏族社会中的成丁礼,表现为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作为人生礼仪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人礼一方面标志着个体的伦理身份得到认同,展现了男女不同的伦理生活的归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体的道德自觉。当下的成人礼教育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借鉴先秦成人礼的伦理意蕴,更好地发挥成人礼对于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培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己为大多数国家民法所确认,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创设的目的是保护交易安全。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转让人必须为无权处分财产的人;受让人须通过交易性质的法律行为有偿取得财产;善意取得的财产主要是动产。目前,我国正在构建新物权法,作为现代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适当扩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符合法律价值趋向的。  相似文献   

13.
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比较了春节和圣诞节节日起源的相似性,并探讨了这两个节日起源相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经验主义的人性论”是徐复观对荀子“性恶善伪”伦理思想的整体定位。本文解读“性”之内涵、“礼”之缘起、“心知”中介,浅析荀子“性恶”论的用心,旨在制度构建,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认为其最高价值指向社群整体和谐。这与徐先生等“心性本善”的道德理想主义有着旨趣的不同,但又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5.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民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法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善意违法”“合理的法律规避”“擦边球”等现象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国家法本身的局限性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背离,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调整作用的民间法却被长期忽视甚至破坏,论文以法社会学的视角对此现象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传统的人际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人情作为人际关系维系的形式之一,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显得越发重要。但是,人情重负也使得村民陷入困境,人情的功利性、工具性和多样性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人情所体现的意义变了味。而"礼物"作为人情往来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背景下,情感交流的功能正在减弱。本文主要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在农村社会中,礼物在人们生活中所体现的"理性"与"礼性",对不断增加的高额礼金做出社会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特殊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源于动产的善意取得,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一种债权取得,与动产的善意取得又有许多不同.票据权利是具有特殊性的债权.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应包括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出于善意、受让人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转让人须对财产无处分权和善意取得的客体为动产等要件.  相似文献   

18.
“壳”是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资本市场准入资格及其进行资本运作的权利。“壳”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具有多重的价值,具体体现在股权融资价值、股东权益增值价值、无形资产价值、优化资源配置价值和社会贡献价值等几个方面。贵州“壳”资源稀缺而宝贵,其价值亟需发掘。就贵州的实际情况而言,需要进一步做好“壳”的培育和储备、“壳”的再造、弱势“壳”的救助以及疏通“壳”价值实现通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之间有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其间有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孟子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分解为仁、义、礼、智四个方面,俗称“四德”。深入研究孟子“四德”理论,对当今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保护交易的安全制度,发端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制度,但与该制度产生的旨趣大不相同,善意取得制度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以维护善意的交易一方-即第三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自罗马法以来的动产公信原则也为善意取得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