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两高出台《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销售假药罪在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有不完善和有待商榷之处.通过对《解释》中混同刑法和行政法上“假药”的概念、“严重情节”认定标准内涵的缺失以及销售假药罪与非法经营罪、销售伪劣产品罪违背法条竞合处断原则择一重罪处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销售假药罪在“假药”概念、法定刑、“严重情节”的内涵以及未遂情节上新的法条设计,以期完善销售假药罪的法条设置.  相似文献   

2.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和理论界的置疑。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特别是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则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解释本文简要的回顾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历史,介绍了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臼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宣布自2004年12月22日起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大大降低了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等4种犯罪行为刑事制裁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寻衅滋事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其中“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是法律规定的四种客观行为之一,而该类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伤害的情况屡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两罪之间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果定性不准确,就会出现量刑上的不公正,不仅损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也影响我国刑法的统一适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不同的特征对二罪加以区分,并对区分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标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文顺  刘达 《开放导报》2005,15(4):69-71
证券市场上的种种异象使得人们对主流金融学产生了质疑,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投资者心理和套利限制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两大支柱。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观点更加切合现实,而且对很多异象都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另外行为金融学还建立了自己的模型——行为组合模型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从而成为挑战主流金融学的最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新设立的刑法罪名,在相关有权解释做出之前,对本罪名的一些问题是需要研究和论证的.文章采用体系解释、文理解释的方法对设置本罪名具有怎样的背景、认定行为构成本罪需要满足的条件、设置本罪有哪些立法和司法上的价值等问题予以研论.  相似文献   

7.
侯贺森 《魅力中国》2013,(22):325-325
新增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把原来由行政手段、民事手段调整的一般违法行为,规定为由刑事手段打击的严重违法行为,被认为是惩治欠薪恶行的“尚方宝剑”,将有利于对此类行为的预防和打击。2013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该罪的具体适用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哲学解释学的出现及其在法学领域的应用,人们一般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法律解释这一概念,即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和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随着近年来本体论转向后的解释学理论和语言哲学大规模地进入传统的法律解释理论,法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话语被深刻地改变了。  相似文献   

9.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走私罪的一种,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5种行为。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处罚,《刑法》第153务规定的“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理解应当既包括行政处罚,又包括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10.
对高利贷行为应当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内。在立法入罪和司法入罪分歧上,因高利贷行为不符合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且适用该罪易造成罪行失衡,故不应对非法经营罪的兜底条款做扩大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司法犯罪化"。司法入罪与立法入罪二者不该是对立关系,第一、从当前出发,对高利贷及其衍生行为还应依据现有罪名及司法解释认定相应刑事责任;第二、条件成熟时,可将高利放贷罪增设于175条之二中,对罪与罚做具体设定,肯定与其他犯罪间数罪并罚关系,单位也可成为该罪主体。  相似文献   

11.
集资诈骗罪近年来在金融资本领域中高频多发,在金融诈骗体系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依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意图。研究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刑法解释与认定问题,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该罪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含义与认定做了详细的阐述,尔后,结合吴英案中明知无法归还、个人挥霍等问题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做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刑法典对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的罪状规定过于简约 ,实践中会出现定性不准的情况。本文从分析具体案例入手 ,结合司法解释 ,比较两种犯罪构成 ,归纳二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社会学已经从与主流经济学的紧密联系过渡到对经济活动做出另类解释的建构的轨道上。这一过渡使得经济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内部的革新工作、经济学外部的企业分析极大地联系在了一起。日积月累,这些发展对资金和市场做出了进一步的社会解释。  相似文献   

1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存在一定的解释和适用难题。“近亲属”的范围应采刑事法律的标准;关系密切人的界定须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强调的是离职的性质和状态;国家工作人员不是利用本人的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而实施本罪的危害行为,亦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作为本罪主体。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在资源城市转型上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为什么要转型?理论上来看,国内占主流基本上是两种解释:一种就是矿竭城衰。就是说,因为自然资源是越采越少,资源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资源的枯竭,如果一个地方不能及时的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话,那么这个地区,或者这个城市就可能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危险。比如,当这个地方的资源由创业期、  相似文献   

16.
朱霞  金善达  沈杰 《黑河学刊》2013,(11):105-106
针对当前走私罪罪种划分标准违背立法技术要求、导致法律适用冲突、容易造成罪刑失衡等缺陷,刑法学界提出了行为性质说和对象性质说,但这两种学说都存在缺陷。对走私罪罪种划分标准的选择应该遵循刑罚体系的内部协调、适应日益严重的犯罪形势并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走私罪罪种的划分应采行行为对象性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被精神病     
《中国经济周刊》2010,(15):30-30
黄光裕 庭前示证提异议 4月14目,黄光裕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首次庭前示证。这也是黄光裕被羁押一年半后首次在法庭亮相。根据检方指控,黄光裕被诉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在庭上,检方出示了上百组证据。据媒体报道,由于证据太多,运到法庭使用了几个小平板推车。在其中,黄光裕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相关证据表示异议。  相似文献   

18.
混沌世界的治理——罗西瑙混沌范式、全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西瑙的混沌范式试图解释后冷战时代国际体系的变迁。它借鉴了复杂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来理解国际体系,从国际体系的三个参量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形成两枝分形结构和呈现混沌状态的原因。混沌范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观,要依靠治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发挥治理的功效。这一理论范式结合了主流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不忽视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念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因而,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罗西瑙的混沌范式试图解释后冷战时代国际体系的变迁。它借鉴了复杂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来理解国际体系,从国际体系的三个参量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形成两枝分形结构和呈现混沌状态的原因。混沌范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观,要依靠治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发挥治理的功效。这一理论范式结合了主流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不忽视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念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因而,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最基本概念.1993年它已经成为宪法中的一个条款,但中国的法律没有给予它法定解释.理论界的主流解释则违反了形式逻辑,出现了循环定义.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从逻辑上解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经济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一种是把市场看成是大系统,市场经济是其子系统.依据前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也是民主经济、民本经济、自治经济、自主经济、分权经济、分散经济、竞争经济;依据后一个思路,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交换为网络的(社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