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法官如果对制定法目的或各种实体价值采取任意的态度,无限制地依靠司法直觉和司法能动主义,就会在法律解释适用中陷入对目的评价解释论的误用,这也必然严重破坏法治。因此,确立正确的法律目的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实施法律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有关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规定简略、不统一,极不利于司法实践。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这既是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法制统一,公正司法的需要,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法律方法是法官能动司法的媒介,反映了立法本位向司法本位的转型。它包括法律思维方式、法律解释、法律论证、法律推理等内容。法律方法的媒介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为法官能动司法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是为法官能动司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刑事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问题之一,由于现行法律对证据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有的内容又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因此,司法实践中,对刑事证据中的诸多原则规定模糊不清,理解不透.认清法律规定的证据运用原则,分析司法实践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指导司法实务和发挥证据材料的最佳效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刑讯逼供行为的屡禁不止,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危害。能否有效地遏制刑讯逼供行为,成为影响我国刑事司法文明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就如何遏制刑讯逼供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观念是法治的精神先导,中国要实现法治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法观念,使其向现代法观念转变。司法改革是法观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实践基础。实现司法独立,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使人们在司法实践中体会法律的公平、公正,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等现代法观念。  相似文献   

7.
恢复性司法是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众所周知,这一理论来源于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在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处于领先的地位。通过对恢复性司法制度本身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理论原则与实践做法大多来源于各国的古代司法传统,笔者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究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与恢复性司法的精神契合,进而寻找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基础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戈含锋 《魅力中国》2009,(14):34-35
法律责任是法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古老的论题。从国家层面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到社会层面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都围绕对法律责任的认识和追究展开。法律责任的明确和运用是法律规范社会活动,甚至引导法治实践的重要环节。对一个概念下定义的任何企图,必须要将表述该概念的这个词的通常用法当作它的出发点。语言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实习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尚未达成共识,司法实践对实习伤害事故责任的构成认定和责任分担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拟在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大背景下构建实习伤害事故责任理论体系,以期对实习伤害事故责任的法律解释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在涉及到行政诉讼的司法案件当中,如何有效的处理二者间的关系。首先诠释了行政法规范解释的基本内容;其次,论述了关于行政法规范解释的司法审查所持立场;第三,认为法院对于由行政机关所做的法律解释应持有一种尊重和审慎的态度。据此,在不久的将来,修改《行政诉讼法》时需要对于法院在法律解释问题上的地位做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张澍 《理论观察》2009,(4):155-15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伤害解释》)从颁布到实施的过程中,对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伤害解释》对城镇居民的定义缺乏统一的标准,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拟简要分析当前的理论争议和司法实践的做法,并对“城镇居民”的认定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我国民法中的"恶意串通"与其他法律中的"通谋虚伪表示"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了法律定义、主体范围、意思表示真实性等相关内容,从而深化深对"恶意串通"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13.
郭威 《理论观察》2007,(3):97-98
由于成文法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为弥补成文法的不足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法律解释权作为司法权的一部分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纽带,而法律解释的过程同时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过程。通过建立判例制度统一法律解释、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任意行使,可以对成文法起到弥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司法实践中加强对民事习惯的运用和尊重,甚至将民事习惯纳入民法典,成为法律渊源,能够使法律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也能够使中国法律的民族特性更加明显,符合法律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在民法典的修订过程中,民事习惯需要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5.
论司法裁判中的辩证推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辩证推理是指在两难选择的情况下,进行价值判断作出抉择并予以说明论证的一种法律推理形式。司法裁判中之所以存在辩证推理是因为有各类疑难性案件。辩证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规范运用依赖于适格的主体、完备的客体和价值判断的方法三大要素。为防止辩证推理走向主观擅断,进行内、外两方面的程序保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杨慧 《魅力中国》2011,(20):161-161,16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法学理论,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当今法文化建设,指导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正阳 《魅力中国》2014,(10):315-315
由于未成年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社会危害性小,具有较高可塑性。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应不同于成年人。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要应采取特殊的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法律规定,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促进未成年人犯的再社会化。本文简述我国目前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赢 《魅力中国》2011,(11):142-142
本文简要地从能动司法对中国的重要影响入手,结合法律经济学分析和实证分析,探寻在中国目前能动司法环境下的民事调解应该如何进行,以及时我国民事调解立法的不足提出舍理的建议,期望能够借以对司法实践给予适当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已施行两年,在规范全国建筑市场行为、保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务中,由于《解释》第13条和14条的规定过于粗略,使得各地法院的理解与适用不尽一致,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一定困扰。因此,要正确理解第13条和14务规定之涵义,并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0.
许江林 《魅力中国》2011,(20):162-162
拉兹的法律权威理论是他在论证有效法律时形成的独特视角,排他性理由是法律权威得以实现的实践基础。本文想通过对拉兹法律权威理论的梳理,去寻求排他性理由的效力位阶在司法裁判中的权威作用,以及法律权威的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