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集中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即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是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领导基础和根本动力;民众的民族主义是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思想基础和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讲究的是戏曲的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戏剧舞台美术的运用,很好地体现着戏曲的这些特点.道具,是戏剧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戏曲舞台上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楠 《黑河学刊》2012,(8):45-47
通过论述曹禺早期戏剧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反映了对旧中国的妇女充满了同情和怜悯。指出虽然她们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是有着相似的悲惨经历和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尽管戏剧的表现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地域性,但其本身的教育性质是相同的,戏剧的教育作用也一直都受到人类的肯定。戏剧活动不仅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更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手段。厘清教育戏剧的概念,辨析教育戏剧与传统戏剧之间的区别,审视教育戏剧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教育戏剧本土化的现实意义,更好的发展教育戏剧。  相似文献   

5.
郑兆雨 《魅力中国》2013,(28):114-114
戏剧是人类恒久的精神需求.是人类最具魅力的创造。研究戏剧的价值内涵,对于中国戏剧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中国戏剧的价值建构,首先是重新认识传统戏剧及其经典作品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自觉担当中国戏剧传统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其次是更客观地评价戏曲与话剧相辅相成的关系,强化对剧种特色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实验戏剧《一夜一生》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小剧场戏剧,在北京的繁星戏剧村上演近百场,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分析该戏的艺术创作手法,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运用,剧场想像空间的激发,创作遵从演员中心等戏曲特有的传统创作观念,是其票房成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郝佳荣 《魅力中国》2011,(21):80-80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程,中国戏剧发展逐渐出现了“瓤世纪戏剧兴盛”以及“新世纪戏剧衰亡”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的对错不置可否,但归根结底,戏剧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审时度势,综合刨新,绝对不能使得积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戏剧在迅猛发展的政治、经济洪流中湮灭。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奥尼尔的世界观中包含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思想.这在他的戏剧表现形式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从奥尼尔剧作中的场景(环境)的描述以及象征意象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奥尼尔的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戏剧中的荒诞派戏剧以反戏剧的激进姿态。全面挑战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形式。从反摹仿、反动作、反结构、反教育意义等方面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动作说”、“情节结构说”、“陶冶说”,实现了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颠覆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拯救戏剧     
戏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外国文化已经强势涌人,开始抢占本来属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地盘;新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夹带着现代声光电技术,充斥着舞台、银幕、屏幕和-切我们能用眼球看到用耳朵听到的审美空间;相对而言,我们的民族戏剧却仍然在老板老眼地演唱着,对迅速变化的艺术存在的基本特性,显得多少有些反应迟钝,亦即没有完全适应迅速变化的艺术新时代,处在一个被挤压被侵蚀的境地.我们昕处的今天这个艺术新时代,现代科技中的电子技术惶惶然地站在最前面,使得艺术产品的制作和传播方式都已经和过去大相径庭.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冷静地预见到,戏剧在与各种新艺术形式的比拼中,很有可能会落得一个逐渐被忽略或者是一个衰败的下场.  相似文献   

11.
中西戏剧差异的产生主要源于各自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审美观理想的差异。对中西戏剧的产生时间、地位、结构、爱情悲剧等各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提升我们对世界文化的认识,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戏剧舞台上,中国的京剧与日本的歌舞伎这两种传统戏剧的舞台形式,既反映了亚洲文化共性的一面,又体现着各自文化的个性精髓。通过比较其风格特征。寻找艺术发展的规律,是研究戏剧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歌舞伎和国内戏剧一京剧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我国戏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乔子莹 《魅力中国》2011,(21):79-79
本文主要以十年来我国戏剧发展的两个重点面主要内容,它们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道路的讨论和戏剧进入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商业化道路,列举主要戏剧理论家们对相关问题的观点和意见,以现实的社会和戏剧发展背景为线索,块状分析和研究这两个重要问题,站在一个创新的角度去全面了解我们今天的戏剧发展和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杨 《魅力中国》2009,(4):17-18
本文主要从文体渊源、宗教渊源、戏剧冲突、高潮起落、戏剧结构、写意与写实、戏剧效果等七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戏剧的异同。指出:中西戏剧之间虽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同,但是这些不同正在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叙事性、舞台、音乐、传播等方面阐述了戏剧的多层次性。指出,发展与创新是艺术的生存之魂。戏剧各部分与时俱进,不断为戏剧增光添彩,正是因为其形式的多层次性,戏剧才得以生生不息,光芒不减。  相似文献   

16.
苏燕 《魅力中国》2009,(14):111-111
中国传统戏剧中塑造了为数众多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众多美德,同时又具有其时代特点,诸如节义女性的大量出现,更多的下层妇女开始登上舞台,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以及女性世界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国戏剧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7.
英语戏剧教学应该突出其表演性,使其发挥很强的培养效果和作用.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把戏剧当作一门文学艺术也要当作一门表演艺术来学习,需要学生把功夫花在课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收获.  相似文献   

18.
丁鼎 《魅力中国》2013,(26):95-95
没有继承艺术就没有发展。戏剧对戏曲艺术的继承从内在意义到外在形式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科学融合。本文研究了中国戏剧对戏曲艺术精神的继承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戏剧冲突是戏剧美学的基本要求,是戏剧效果的主要来源。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能够造成悬念氛围,推动剧情发展,激起并保持读者或观众的兴趣。它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的永恒法则。四幕剧本《雷雨》充分运用戏剧冲突的功效,整出戏冲突不断,展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剧情发展跌宕起伏,人物性格丰富多姿,表现了深刻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20.
王荔 《魅力中国》2014,(27):67-67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明劳动,又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他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和表达是想感情的媒介,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工具。中国戏剧就是人类语言成熟后,孕育产生的语言艺术结晶。几千年来它随着历史的进程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这种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