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赫哲族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但创造了以渔猎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物质文明,而且还创造了内容丰富的民间口头说唱文学——“伊玛堪”。在城镇化背景下赫哲族乡村文化受到冲击是多方面的,保护像赫哲族伊玛堪这样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需要政府、社会及赫哲族民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赫哲族是以渔猎文化著称的边疆民族,在与大自然的调适过程中,逐渐形成同大自然相处的生存之道及生态智慧,其生态智慧蕴含在赫哲先民创造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行为文化之中。虽历经时代变迁,赫哲族传统生态智慧的合理内核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仍然具有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河学刊》1990年第2期发表了张嘉宾同志的《赫哲族的文学艺术》一文,拜读之后,笔者认为张文的有些观点有待商榷,有些说法存在笔误,故撰文陈述己见,以求教于张嘉宾同志及其他民族文学专家和学者。一、关于赫哲族文学关于赫哲族文学,张文说:“由于没有文字,赫哲族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口头文学。”笔者认为,确切地说,赫哲族文学包括两个方面:赫哲族民间文学和赫哲族创作文学。在解放前,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人中只有少数上层人物认识满文和汉文,极大多数都是文盲,所以解放前的赫哲族文学,可以说是以民间文学为主。解放后,赫哲人在政治上翻了身,在文化上也翻了身。在党的培养下,赫哲族破天荒地有了  相似文献   

4.
赫哲族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但要传承,更要传播.我们把需要传承的赫哲族民族文化通过各种载体制成不同的多媒体文件、 微视频、 微课程、 微信,最后借助电脑、 手机传播.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是赫哲族的命脉,更是赫哲族的灵魂,微时代的到来为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5.
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变迁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导致了藏族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等的其他社会文化变化。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在具体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家体制政策作为外部动因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和主要的驱动力,由于内部发展动因的缺乏,国家体制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地区,因此,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可以看成是内外动因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萍 《理论观察》2014,(8):67-68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文学承载着历史的神秘性与厚重感,作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文学是当地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当地风土人情的形象的载体之一。本文通过探究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文学文本中体现的地方民间风俗、民俗文化,不仅展示了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文学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体现了赫哲族伊玛堪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是我国六小少数民族之一,独特的文化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学者对赫哲文化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对赫哲族文化旅游研究文献的时空分布、 文献数量、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者从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 旅游开发问题、 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面上的研究,专一领域的深度研究少;对旅游开发前旅游资源开发构想研究多,对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不足,对开发后的文化社会影响探究不够.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地区是个多民族居住区,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世代居住在嫩江、黑龙江流域的土著民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等,还有明、清时代的流人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遗产的抢救、保护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以捕鱼为生,世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的三江平原。赫哲族的艺术发达,他们常常用鱼皮、兽皮制作衣服,成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术,作为黑龙江特有的鱼皮服饰艺术现代重新受到了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传统服饰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生活方式,使赫哲族传统服饰工艺显现出地域性渔猎文化特色,剖析其民族服饰工艺及蕴含的民族文化,挖掘其现实意义,使赫哲族摆脱对传统渔猎经济的依赖,使民族工艺走向市场,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改变。在传统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共同作用下,这种改变同时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影响。在改变中,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既有流失的部分,也有转变、扩展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农居点的现状,对各个地区的农居点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农居点整理的影响因素,对农居点的类型进行了划分,针对不同的农居点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整理模式。最后提出在农村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挖掘农居点的内部潜力,同时对其组织方式、融资渠道、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在大加鞭挞中国的同时,也不自觉的将市民社会的理念带入中国这片贫瘠的土壤。经过其在中国长时期的徘徊行进,中国社会正不断向市民社会的形态迈进,民法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以现有的相关参考文献为依据,首先阐述了乡村居民点的概念以及开发乡村居民点的重要意义。其次,针对西部地区现有的乡村居民点开发模式进行概括,研究发现目前西部地区乡村居民点主要有集约用地模式、重构治理模式和整治分区模式三大开发模式。然后,在综合思考影响居民点开发的因素,对西部地区乡村居民点开发模式做出相应的适宜性评价。最后,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和布局渐进几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玉芳 《特区经济》2012,(8):135-137
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打破了国有林业国有国营、产权虚置的传统格局,使试点范围内的国有森林资源的经营由传统单一的国有国营模式转变成家庭分散经营的模式,并革命性地影响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家庭分散经营的模式能否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经营。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认为家庭分散经营模式虽然短期内能使森林资源产权相对明晰,能增加承包职工的收入,提高职工经营管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扩大森林经营投资渠道,减轻企业负担,但是长期来看,却不利于森林资源规模经营,降低林业的生产效率,不利于国有森林资源的保护。而国有林产权改革的长远目标则是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为此,必须要调整目前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研究中提出,应构建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制合作林场、行业协会、承包户集群经营等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在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森林资源的长久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旧住宅小区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旧住宅小区管理模式有物业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和单位自管模式之分。旧小区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是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业主)自治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其实现途径是加强政府对旧小区管理的领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小区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行物业管理模式,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加强法制建理服务设。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呈对称性的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受一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反作用,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持久与深层的文化支撑。本文探讨了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的历史逻辑,对政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并从制度、价值与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对称的现代政治文化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备受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民族生存的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危机、方式、机制、传承场,特别是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严重,发展农村经济迫在眉睫。农村土地这一极具配置能力的资源被闲置或低水平利用,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整理农村宅基地启动农村土地资本化,既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又推动农民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文探析了该模式的依据、意义、具体运作及保障机制。保障该模式的机制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启华  李飞 《特区经济》2006,211(8):207-208
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当今国人对住宅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对住宅的要求远超出了仅是休憩与居住的基本功能,更追求住宅带来的精神层次的满足。本文力图阐述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须以文化营销的战略理念积极应对,形成企业自身独有的住宅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等,获取消费者的情感和价值认同,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方共赢,走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