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国旅游业发展由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聚焦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平潭国际旅游岛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海岛旅游地居民感知与社区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假设关系,构建旅游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海岛旅游居民对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海岛居民感知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经济生活感知、生态环境感知、旅游参与感知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正向影响关系,海岛居民满意度和认同感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传导机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指以活态化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和静态化的少数民族村寨建筑为基础开展的旅游活动,它肩负着边远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当地社区的有效参与则是实现其使命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对五指山市水满村社区居民的实地调研发现,在旅游影响感知方面,八成以上的居民持有正面感知,认为旅游的发展利大于弊;在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上,总体来说比较积极,有六成以上的居民愿意参与当地的旅游发展和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但在愿意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建议、愿意参与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地的形象维护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缺少资金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是限制其不能深入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先锋  张红梅  何健 《特区经济》2008,(11):160-161
本文以宁夏古城为例,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运用SPSS11.5软件对乡村旅游对宁夏古城村社区居民的思想和行为、社会生活、文化等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数理分析,并对影响社区居民感知的内在因素进行了差异分析;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社区居民带来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程跃云 《特区经济》2022,(10):141-144
社区参与理论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探讨旅游增权在我国古城景区的应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斯彻文思旅游增权途径的四维框架构建了社区旅游增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增权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灌县古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和增权感知程度一般,经济增权状况相对最好,如在“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项感知较好,其次为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政治增权状况最差,比如在“居民的意见能够得到重视”和“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等方面认同度很低,影响了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途径:健全和完善旅游社区扶贫管理单位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强化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拓宽社区参与层次;提高社区组织素质,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途径:健全和完善旅游社区扶贫管理单位的职能;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强化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拓宽社区参与层次;提高社区组织素质,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城乡交错带如何走出边缘,如何增进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本文创新性地使用社区居民感知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从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两个方面探索社区建设发展的路径,检验不同要素对于居民归属感提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区人文环境感知与社区生态环境感知均对社区综合治理感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社区综合治理感知与社区配套设施感知也均对居民社区归属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城乡交错带社区建设和居民地区归属感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方永 《特区经济》2009,(7):141-143
以成都三圣乡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地的居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性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但是居民对乡村性的认知强烈表现出功利思想,对于自身在乡村性维持中的作用认知明显不够。研究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是保持乡村旅游乡村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天堂寨周边农村社区为例在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基础上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天堂寨农村居民旅游就业意愿与其社会经济因素的多重对应关系,识别了居民旅游就业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依据旅游就业意愿天堂寨农村社区居民分为直接旅游就业、间接研究就业与无法参与3个群体。(2)影响居民旅游就业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现在的工作、文化程度与居住村位置。文章对于制定社区旅游就业支持政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四朵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2-87
河源市埔前镇高埔岗是河源旅游度假产品发展的聚集区,该地辖区内开发了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区、春沐源小镇、巴伐利亚庄园、七寨湖公园、大水井民宿区等休闲度假文旅项目,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前来度假旅游。随着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如何处理好当地居民、旅游相关企业、旅游景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厘清当地旅游社区治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角度出发,探索当地旅游发展对社区产生的影响,并发现在旅游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旅游社区参与和社区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德光  董琳 《科学决策》2022,(7):132-141
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与当地旅游企业的环境行为有密切关系,研究乡村旅游企业环境态度和行为对于改善旅游地生态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84家农家乐创业者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农家乐社区参与度对其环境行为起正向推动作用,环境关心在二者间起到明显中介作用,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对二者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农家乐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间关系的路径和情景机制,而且对于治理乡村旅游业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葡萄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燕  董林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3):116-120
文章以吐鲁番市葡萄沟区为例,在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问卷两种方式,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葡萄沟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状况,剖析了推进和阻碍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当地居民深入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注重对景区民俗文化的体验。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真实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吐鲁番葡萄沟的社区参与旅游,以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路径体系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组织管理感知最为看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很感兴趣,而对舞台化展演的感知不太强烈。因此,应从规范景区管理入手,拓宽营销机制,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居民的引导,促进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socio-cultur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on their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ourism.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residents’ tourism economic dependency was also tested within these relationships.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60 residents living along the Mount Kilimanjaro climbing routes. Moderat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test the hypothes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generally, the residents are positive about the impacts of tourism in their areas, and that perceive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residents’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ourism. However, tourism economic dependency appears not to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economic, social-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residents’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ourism. The study results offer implications to mountain destination managers on the use of perceived impacts of tourism in enhancing the residents’ overall satisfaction as a means to sustainable tourism.  相似文献   

15.
隋春花 《特区经济》2006,(5):189-191
广东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当地居民参与等问题。通过对当地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影响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小坑发展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四方面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和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构思。  相似文献   

16.
Transfrontier cross-border nature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a fashionable targe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Southern Africa.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initiative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great capacity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by providing employment and revenue opportunities for poor people and communities. However, many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in spite of expectations and rhetoric there is often rather minimal community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ourism economy and related opportunities.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local people’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in sustainable transfrontier tourism in south-eastern Lowveld, Zimbabwe. The results based on community interviews show that the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tourism in improving livelihoods. The major challenge, however, is to address how this can be turned into concrete benefits for households an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7.
王小丽 《特区经济》2012,(2):230-232
堡子里是张家口的发源地,世代居于此的居民对传承张垣文化,保留张家口地域特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保护开发历史街区过程中由于忽视居民切实利益造成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堡子里历史街区保护开发与居民受益双赢机制的构建:将社区发展纳入到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规划内容反映居民需求;构建居民参与机制,凸现居民主体地位。将居民切实利益纳入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居民有了投身于历史街区保护开发的内在动力,将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注入不懈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转型:从供给导向走向需求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林 《乡镇经济》2013,(4):49-53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作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正日益凸显其作用。当今,我国城市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供给导向”模式,但随着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这种模式日益受到挑战。建构“需求导向”模式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现实选择。因此,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形成有效地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