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效果最优的城镇化,尤其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探究的核心课题。本文结合中心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实地调研富阳市典型中心村——春建村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心村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心村是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弱势村庄后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村庄。本文探讨了中心村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在此背景下介绍了泸州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取得的经验,最终提出从规划、政策、产业、就业等方面共同努力实现泸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建设理性选择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使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来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5.
6.
7.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面临城乡发展失衡、城镇的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城镇化发展中的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七大失衡问题,要使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努力调整、纠正这七大失衡。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引导我国各地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参照国家城调总队所构建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1项测度指标,构建了衡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验证其合理性,基于Eviews6.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市2011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研究。并得出,我国城镇化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良、中这两个等级,其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从研究结果来看,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合理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通过对我国城镇化演进过程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分层有序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其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发展理念。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如何立足于我国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地解决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和理论学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四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实践。事实证明,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及时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较快地步入了现代化国家行列;而那些没有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关系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则受到了严重阻碍。为此,应该根据我国现实国情,积极借鉴经验,深刻吸取教训,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核心策略。虽然我国的城镇化起点低、起步晚,但是发展空间比较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地位。目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矿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矿业城市转型提出的要求以及矿业城市实现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 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城镇化发展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走出一条不以牺牲“三农”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需要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区别,在解读三者含义和国家政策的同时,探究城镇化与城市化、城镇化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显著特点,为日后探究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具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