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 0.引言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反映的是一个确定时期国民经济中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的使用情况、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量来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分配与使用情况等。实际上,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劳动消耗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规划和综合平衡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投入产出劳动表,对于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劳动资源的需要,研究社会劳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揭示各生产部门的劳动消耗量及其经济效果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为上述分析研究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对投入产出劳动表提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因而也存在着货币和货币流通。社会主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产品的计价与流通手段,是对社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进行计划、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经济手段。因此,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贯穿于整个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它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动在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及各环节本身的分配。每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产生一种特定品种的商品或发生某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务,即产生一定形式的使用价值。为了调节具体劳动的分配,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和劳务间有可比性并实现等量的原则,唯一的办法是把体现各种不同具体劳动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能源分配论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制约因素之一。把有限的能源产品进行合理的分配,是保证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源产品的分配是社会总产品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初次分配,按价值形成C、V、M三部分,其中国民收入V M经过分配与再分配之后,社会总产品按其价值最终形成三大社会基金,即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考察,上述三大基金又与物质生产的两大部类紧密联系,按照实物更替与价值补偿的法则,进行交换,从而使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使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连续进行。社会生产总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综合平衡问题受到了全国上下普遍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确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不是指单项或局部(部门、地区)的平衡,而是指宏观经济的平衡,即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考察资源与需要的平衡,考察社会总生产及其构成与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之间的平衡。它不仅要进行实物平衡,而且必须进行价值平衡以及实物与价值之间的平衡。这样,在计划工作上就要解决如何从社会再生产总体出发进行综合平衡的问  相似文献   

7.
1.以社会最终产品为中心建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心平衡体系的理由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全社会总产品(包括劳务)的核算。社会总产品包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两部分,但对最终产品的核算应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点和中心。以对最终产品的分析为中心,建立国民经济的平衡核算体系,这主要是由社会最终产品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国民经济运动的主体是社会总产品,运动的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虽然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历经相同的运动过程,但是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循环来说,这两种产品的运动起着显然不同的作用。就一个再生产的完整时期来看(比如一  相似文献   

8.
一、综合平衡和核算体系从总体上协调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而要搞好计划综合平衡,就要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比较准确、系统地反映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从而为综合平衡分析、计划测算和制定调节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所以,实现计划综合平衡的任务需要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反过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又必须适应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是全国进行综合平衡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区进行综合平衡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学习和工作中的粗浅体会,从省的角度,对一个地区的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为论述上的方便,全文分成以下五个问题:(一)在地区经济工作中,研究本地区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综合平衡问题的实践意义;(二)地区综合平衡的主要特点;(三)地区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地区社会总产品最终使用量的各项因素;(四)地区社会货币资金和收入的运动过程,及影响地区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基金最终使用额的各项因素;(五)地区两部类产品生产和积累、消费分配相互间的综合平衡关系。 一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的地域空间,经济活动与特定地域空间的结合就产生了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空间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受到重视并得以系统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进行区域经济研究上,必须具有系统的观点和综合的观点。系统是若干复杂事象的统一体,是一个综合体。系统论是把研究对象看成系统,从整体上综合地考虑问题。系统的观点是在注意局部的同时,特别注意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内的各部分、系统内外部因素看作互相连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考察国民经济总体运动,分析经济比例关系的时候,没有什么经济指标比国民收入能够更全面更概括地说明问题了。不论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情况,研究生产和建设、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也不论分析财政、信贷平衡,分析市场供求平衡问题等等,如果不通过分析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进行综合研究,是不容易从错综复  相似文献   

12.
价格是国民经济中各种经济关系的综合反映。它反映了工农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国家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反映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就本质上说,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交换关系。它是调整国民经济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在国民经济调整改革中,必须十分重视价格调整,保证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统一的核算方法,全面反映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和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国内外经济往来活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经济联系。因此,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14.
一、财务报告分析的概念和内容 财务报告分析是指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把企业看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生产与分配社会财富的经济实体,通过对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来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行业地位、经营战略、主要产品的市场、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价值分配等经营特性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能力,并对企业作出综合分析与评价,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与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强国民经济核算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具有领导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的基本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计划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微观经济进行必要的管理、检查、指导和调节,实行宏观管理和控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就可以克服商品经济容易产生盲目性的缺点,又可以发扬商品经济注意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社会主义国家管好管严宏观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两条,一是安排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二是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完成这两项任务都必须建立在搞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就是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出发,求得全社会的总生产与全社会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达到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在价值上得到实现,即总量上的平衡。这就要求把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总量和需求总量计算准确。我们知道,社会产品生产总量只能借助于产品价格这个同度量加以计算。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值,既反映总产量又反映总价值量。要准确地求得总产量,首先必须把实物产量搞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里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居中。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环节。“经济增长”实质上是各个环节相互推进、不断循环的过程,是各环节内部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总过程。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也可简称为GDP价格指数),也就是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环节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数,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总体价格水平,是一种最全面的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18.
首先。我想谈一谈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协调与稳定。从1988年以来,我和国内外一些同行合作研究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出版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等书。通过系统的实证分析,我认为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中,系统经济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系统经济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深化和促进改革,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改革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要“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尽管这是针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和改革的目的提出来的,但从中完全看得出邓小平是将社会经济当作一个大系统来对待的。的确,社会经济是社会生活庞大的基础部分,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巨大系统。单是工业系统里又包括市场调查、科学研究、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也是系统。如此层层下去,构成大系统、中系统、小系统。系统之间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来评价农业系统是否持续、协调地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以此为依据构建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湖南省2001—2011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