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诞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从创办以来,她始终走在对改革理论实践研究的前列或者是前沿,对我们改革实践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在办刊的理念、办刊的体制方面走在改革的前列。现在在国内学术期刊这么多的情况下,在学术期刊如何高效运作方面,也起到了改革的先行者的作用。我现在也在做期刊方面的工作,对《改革》在这两个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钦佩,同时今天对《改革》创刊20周年也表示祝贺。我们今天这个会,还有另外一重  相似文献   

2.
《改革》走过了20年,20年的历程也是风风雨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作者。提几点建议:第一个特色问题,我很赞成《改革》以改革的名义,不要丢了我们的特色,就是要坚持改革的特色,而且改革在我国是一个长期性的路子,不可能五年、十年就能完成的。我觉得要探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在今年一年中.或者以后的二三年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探索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首先祝贺《改革》创刊20周年。我和这个杂志有很深的渊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上研究生时写的第一篇文章,当时是投的《体制改革探索》,后来发表了,我就变成一个专业的了,我才知道我还会写文章。后来这个杂志改为《改革》,给我的感觉是办得不错的。特别是这几年,《改革》还是非常有特色,发展也比较好,影响力日益增大,特别是影响因子也提升很快。总之,这个杂志特点明显。但是我觉得除了肯定《改革》的作用之外,今后怎么把《改革》办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我觉得有几点应注意:第一点,《改革》毕竟是个学术刊物,应该多发表在理论上有深度的文章。我的体会是,改革开放30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具有特别重大的纪念意义。日前,《上海经济》专访了30年经济改革重大决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导高尚全先生,请他畅谈了这些决策出台前后的一些亲身经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改革杂志社总是能够捷足先登,佳宁在前年就策划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系列丛书,现在很多人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已经晚了。中央领导的元旦讲话,讲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今天这个学术讨论会也比别人早,说明《改革》的大手笔。刚才很多专家讲到公共财政,阳光要普照每一个角落,要让更多的老百姓来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晓西也讲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都很重要。在此想讲一个问题,即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哪些改革领域是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就是人的身份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30年前,农村改革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序幕。30年后,我们党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也充分说明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子奈 《改革》2008,(1):47-48
《改革》喜迎二十华诞,可喜可贺!除了祝贺之外,我有一个感想,希望《改革》能够保持自己的风格,到底怎么定位,是定位在学术期刊,还是理论与政策研究期刊?这个是有区别的,我觉得还是定位成一种理论和政策方面,这种定位可能和《改革》更符合一些。这样的话,《改革》文章的选取,因为是面向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经济实务工作者,那么在文章的风格方面建议也要坚持自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又迎来了《中国科技产业》创刊2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探索着向前走,有成就也有失误;第二个30年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强国之路。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农业扩展到工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和农业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之后.人们在思考城市和工业改革发展的路子怎么走。  相似文献   

9.
赵晓 《宁波经济》2006,(2):44-45
从某个角度讲,中国大陆过去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称得上前无古人的事业,因此无论评价多高都不过分。但从另外方面而言,中国这些年在变革思想方面并没有超出"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点读者朋友可以从《走向共和》的历史电视片中清晰地看出),在发展战略的选择方面也没有超出东亚四小龙遵循"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并与适度的政府干预相结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等传统模式。如果再仔细地考察世界经济的历史,我们会心平气和地发现,"改革"和"转型"都并非中国特有之物,而几乎是每一个兴盛国家(经济体)的永恒主题。30年代大萧条后的欧美建立起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是宣传集体经济的全国性经济刊物。多年来,我们通过《中国集体经济》杂志这个窗口,及时领会党和国家关于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指示精神,及时掌握总社的工作部署,及时学习各地联社和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及时了解集体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态,从而指导和推进联社的各项工作。今天,我借理事会第二届年会的机会,汇报一下我们武汉联社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1.
就我们经济学的研究来说,一个好的杂志,它应该是放大学术交流的平台,它应该是繁荣经济探索的平台,它应该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平台。《改革》20年的历程表明了它在促进学术交流、引领经济探索、推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改革》20年所走过的历程是值得可敬可贺的。这也是我对杂志社的一个祝贺。《改革》是一份国内办得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刊物,  相似文献   

12.
文骐 《改革》2015,(3):161
世界正进入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否则必然落后于时代进展。我作为《改革》的读者,颇多收益。祝愿这个学刊,精益求精,越办越好。——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1998年1月为纪念《改革》创刊10周年的题词)作为中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者分析中国改革发展的平台,《改革》对推动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克服经济转型中的各种困难,实现经济稳  相似文献   

13.
媒体扫描     
《华尔街日报》:日本面临另一个“失去的十年”?日本10月30日宣布数额高达27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改革的死亡。现任首相麻生太郎也许从他的前任那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凯恩斯经济学对刺激经济没有一点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创刊20周年硕果累累,可喜可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在减少贫困、大幅度提高民众生活水准上的飞速前进也是世人公认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贫富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如何使中国全体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努力改善民生,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改革取得许多重大突破并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年代。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上不仅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现在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的目标模式下,我国的公有制改革是否也应当确立新的目标模式、这一新的目标模式应当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周刊》2013,(26):36-38
新引擎3城镇化新引擎4扩大内需改革也好,寻找新的产业引擎也好,在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看来,都是为了刺激消费。"中国经济从投资依赖转向消费拉动,促进中产阶级的发展非常重要。"金盈沣股权投资基金(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嘉林认为,让中国民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而30年来经济改革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思想解放。今天,针对西部大开发,在新一轮解放思想中,不应该是一般意义上的讨  相似文献   

19.
今天,时代要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心放在发展生产力和增进社会财富上,放在探讨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上,放在探讨如何使社会主义经济顺利运行上。同样给外国经济学说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学说史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我们改革旧学说史体系,要我们去探马克思未探之源,研究马克思未及研究之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传统的学说史体系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首先,从面上看,传统的学说史的主要原则上是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为蓝本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版学说史教科书以苏联为先,体系基本上是与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及其他)经济理论——古典的和庸俗的——相一致的。这个体系一方面忠实于马克思的原意,再现了马克思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过程。  相似文献   

20.
傅发春 《开放潮》2001,(3):14-16
从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政府改革就一直是个热点话题,2000年各省市自治区一级政府机构改革也陆续到位,今年初以来国家经贸委撤销九大专业局,各部委、省市纷纷改革政府审批制,市县机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中,在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会上,朱总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又指出“要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性审批”,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把这些事件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发现,政府改革,特别是经济职能的改革,正自上而下,由浅入深地,朝着坚定的走向推进,展望二十一世纪之初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我们认为,有一个前提、双重使命,三大挑战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