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刘鹏然 《河北金融》2016,(10):47-49
在金融稳定理事会2015年末最新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银行名单中,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其中.在我国,银监会虽然发布了《商业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披露指引》,但是还未建立系统重要银行标准和信息披露规范.本文从我国系统重要银行信息披露现状角度,展开了对我国系统重要银行的标准和信息披露的研究,同时对我国系统重要银行的标准、信息披露规范和宏微观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字     
《现代商业银行》2011,(8):11-11
巴塞尔委员会圈定28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目前已圈定28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并建议对这些银行实施最高达3.5%的附加资本要求,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所谓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可理解为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巴塞尔委员会7月19日公布的咨询文件罗列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菲菲 《中国金融家》2013,(12):108-109
11月11日,被视为全球银行业"稳定器"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工商银行首次入选,成为唯一新增银行,也是继中国银行之后中国第二家入选这一名单的商业银行。自此,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28家增至29家。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整体出发,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诱发机制进行分析,考察系统外部冲击和系统内部传染两种诱因作用下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构造出银行的内部脆弱程度指标,以反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对单家银行的影响程度;并在测算系统性风险时同时考虑了相关银行和其存款客户遭受的损失,根据这两方面的损失采用夏普利值计算各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以此评估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及其与其他银行的关联性是影响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23,(10):91-93
<正>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主要内容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10家,包括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  相似文献   

6.
曾璇 《新金融》2015,(10):19-22
本文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2014年11月6日公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系统重要性指标计算方式,选取26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指标计算。通过比较各银行的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全球活跃程度,本文表明,这些银行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差异可以反映出银行的经营特点。对这些指标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系统重要性银行,并更好地对其进行衡量、评价和监管。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电脑》2013,(12):81-81
2013年11月11日,国际金融监督和协调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 )正式公布了2013年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国工商银行进入了这一名单,使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28家增至29家。据了解,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具有全球性特征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经营失败,就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较大影响甚至是系统性风险。因此,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被视为全球银行业的“稳定器”。目前,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16家来自欧洲,8家来自美国,5家来自亚洲。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国内银行监管规则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重大修改,也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巴塞尔III。新规则在风险权重体系、最低资本要求、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压力,部分银行必须通过外源融资才能达到要求。四级分类监管体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实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要求。国内个别银行可能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短期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如何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也成为监管机构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认识到强化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系统重要性银行”概念应运面生.本文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评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标准,采用客观赋权法——熵权法,在确定规模、关联性、复杂度、不可替代性四大类指标权重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指数,并就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识别并控制其风险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讨论的话题。本文建立了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指标,并通过加权平均法得到各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分值,以此来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评估。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始终排在前四位,处于前两个等级的银行都是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7日,金融稳定监管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入选,这使得中国入选全球金融"稳定器"的银行数量首次增至三家。中国银行于2011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为当时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入选的银行;2013年,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进入该名单,使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28家增至29家;在今年最新公布的名单  相似文献   

12.
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具有负外部性特征,并且由于规模、复杂度与系统相关度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其无序破产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包括核心金融功能的中断、金融服务成本急剧增加等在内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可能危及金融稳定、损害实体经济的银行。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评估,得出其主要影响指标包括银行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负债是最重要的关联性指标,衍生金融资产与负债是最重要的复杂性指标。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结果显示,假定阀值为5%,则全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属于系统重要性银行,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全部城市商业银行则不属于系统重要性银行。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近三年以来持续收集和分析各国大型银行数据,在校正完善评估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发布《更新后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及额外损失吸收能力要求》文件,对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披露要求、额外吸收损失能力要求等政策框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文对该政策文件进行了研究整理。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会通过风险溢出效应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风险传染,并在整个金融体系内不断传播和扩散,由此风险溢出效应开始作为评估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采用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并运用CoVaR方法,对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溢出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农、中、建四大行对银行体系整体的风险贡献度较高;城商银行,如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虽然规模较小,但风险贡献程度却超过了部分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超过了交通银行。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绩效和风险两个视角探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三级、四类、由16项指标构成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以2009-2017年68家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评价模型计算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在发展非利息收入的过程中信息披露质量反而下降,风险视角的解释力度大于绩效视角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6.
葛奇 《国际金融》2014,(2):18-23
2013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根据其同年7月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更新的评估法和更高的吸损要求》及2012年底的银行数据,又一次更新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名单,以及额外的吸损资本比率(见表1)。作为唯一一家新增的G-SIBs,中国工商银行成为2013年全球29家G-SIBs中除中国银行之外的又一家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规模、相互关联性、可替代性和复杂性四个维度构建了系统重要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2006~2015年间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开展实证评估。研究表明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远高于其它银行,且各银行系统重要性体现的方面有所不同;单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不同银行之间系统重要性的差距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宏观压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结合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方法构造宏观压力测试模型,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银行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定量评估宏观经济因素波动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衰退情景下,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会随着宏观压力情景严重程度而上升,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对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监管组织1.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更新后的评估方法和更高的损失吸收能力要求》2013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更新后的评估方法和更高的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这一框架性文件规定了巴塞尔委员会评估和确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最新方法,还介绍了将运用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损失吸收能力要求、逐步采纳上述要求的过渡期安排以及超过特定规模的银行需要遵守的披露规则,以使得该框架能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运作。该文件政策措施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解决当前监管政策(第三版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1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3家上市银行2015年效率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并计算各因子得分;进而得出了样本银行的综合评价得分。结合分类结果及综合评分对13家上市银行评价的结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大于零,普遍得分较高;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综合得分均小于零,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