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斌  周刚 《时代经贸》2007,(3Z):25-26
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民诉中的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作出简要说明,介绍美国、法国等国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无论英关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民事审前程序都是民事诉讼程序中一个独立的程序,与庭审程序构成诉讼程序的整体。从我国目前的审前活动来看,近些年对审前程序的改造是从证据制度开始的,其最终目的是打造类似美国的证据开示制度。然而,就目前的实务操作来看,离预期的目标尚远。要建立中国的审前程序,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到法律移植的本土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完整、独立意义的民事审前程序.因此,本文通过对审前程序的概念、功能以及分析我国审前程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外国审前程序的司法实践,对民事审前程序做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张继国  王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93-296,298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构成了诉讼程序价值的一对基本矛盾,它涉及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和运作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其相互关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在诉讼量不断加大的时代,应该更加重视调解制度,有效、快捷的解决纠纷。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要从调解原则、调解的程序和具体方式以及对调解的监督三大方面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调解制度的优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阚晶 《当代经济》2011,(21):22-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金融意识的加强,信用卡需求量逐渐增大。伴随着信用卡使用率的提高,信用卡透支纠纷也逐渐增多。如何正确对待并处理好这些纠纷,对提高信用卡使用性能和保障国家资金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从督促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解决信用卡透支纠纷,探讨了两种程序存在的不足和对其进行完善的措施,从而最终保障信...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中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壮华 《经济经纬》2001,18(6):104-106
市场经济要求民事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权必然会在解决纠纷的诉讼中延伸或体现,这就提出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问题。而当事人的主体性是通过诉讼中的处分原则、门诊原则、举证责任原则等来规范和实现的。因此,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应当进行修改完善。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并不能解决债权实现中的所有问题,而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制度相配合则是各国解决债权清偿问题通行的做法。在我国,企业破产法律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笔者对参与破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崔立峰 《经济师》2008,(6):81-83
律师审前辩护难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学界主张增设权利的方案不能解决问题症结。赋予审前辩护活动以诉讼行为的机能,为律师提供救济渠道,设立中立裁决机构,确立“宣告无效”的裁决方式,是解决审前辩护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调解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被称为雄护社会德定的“第一道防线”,受到了人们的衡度重视,并取得很大的成扰。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民事、经济活动急剧增加,民事、经济活动也日益增多,传统的法院调解制度弊端也日益暴露。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形势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出现弊端的客观实际,我们有必要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发挥其对捉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强化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必须赋予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最基本的“知情权”,结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前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民事抗诉权时受到的制约,并就当前民事抗诉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进行完善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法律监督权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美艳 《经济师》2010,(4):85-85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事审判实践中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文章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在重构我国证据交换制度时应注意的几方面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建明  朱凌 《江南论坛》2009,(12):28-30
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也就是俗话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在民事诉讼代理过程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就是庭审之前准备证据的过程,包括证据的收集、筛选以及举证。在法治国家中,证据充分与否是取得诉讼胜利的关键,正所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相似文献   

14.
程序自由主义及其局限——以民事诉讼为考察中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昕 《开放时代》2003,9(3):85-100
自由主义思潮导致程序自由主义理念兴起,而随着自由主义缺陷的不断展示,程序自由主义局限亦日益明显。本文从程序权滥用及规制、形式平等与实质正义的矛盾及其消解、古典辩论主义新发展、自由心证主义与法定证据主义结合、当事人与法院就程序控制权重新分配、强化程序对话机制等视角,论述了对程序自由主义局限之限制。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发展对小额诉讼程序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以救济微小权益为对象的简易快捷的诉讼程序,已经被法制较为健全的大部分国家广泛采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民事、经济纠纷和诉讼的数量与日俱增。小额诉讼程序以微小权利为保障对象,在程序设计上突出简易快捷的特征,既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之便利,实现司法大众化,又达到提高司法效率之目标,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进而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民事抗诉权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民事抗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很长时间里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民事抗诉权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笔者通过对当前民事诉讼中检察抗诉权的立法规定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深入研究,查找法律缺陷和不足。对民事诉讼中抗诉权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完善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提供某些帮助。希望对我国的现代化法治建设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论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在于一切物质运动中 什么叫程序?所谓程,讲的是规章、制度或形式:序,讲的是区分或排列位置。程序是指事物运动的某种次序、过程或环节,含有某种秩序或顺序的意思。程序一词有两用,作名词时,讲的是事物运动的排列顺序,表现为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作动词时,讲的是为达到某种状态而进行的运动过程。这种过程包括按时间的先后(如先来后到)或按某种要求(如尊老爱幼)或按某种层次(如轻重缓急)或按某种量度(如大小多少)等依次排列的工作或运动步骤。 在大千世界里,不论是自然的运动、社会的运动,还是人类的思维运动,无处不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历史沿革,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经济适用房制度现阶段困境,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颖萍 《经济师》2004,(7):210-211
企业坏账损失的确认和提取 ,关系着企业盈利、国家税收的缴纳和企业资金真实性状况。文章针对坏账准备计提中的错弊表现 ,探讨了如何对企业坏账准备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中国当前民事诉讼模式,在对比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基本设想,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证。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法官的职权作用和调动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使其相互协作,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