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锋 《时代经贸》2010,(20):125-126
2010年2月,为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快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煤炭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中央有关精神,结合河南实际,同时借鉴外省经验,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河南15-30万吨(含3077吨)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煤炭产地,安阳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也在积极推进,截止6月30日,兼并重组工作基本完成,并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相对于兼并重组工作而言,整合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企业发晨成为被兼并重组煤矿工作的重心。如何通过兼并重组主体企业的有效管理,实现被兼并重组煤矿的科学发展,成为政府及煤炭企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本文安阳矿区及兼并重组煤矿的基本情况入手,充分借鉴国有重点煤矿整合矿井管理实践经验,对兼并重组煤矿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0):F0002-F0002
国务院办公厅10月21日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称,通过兼并重组,全国将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全国煤矿年均产能将升至80万吨以上,特大型煤企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博弈模型对于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煤炭产业兼并重组的进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小型煤炭企业的实际经济价值越大,大型煤炭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参与产业兼并重组的能动性越强;大型煤炭企业的规模效应越大,兼并重组对于不同规模的煤炭企业的激励作用越强;耗散系数和政府的态度都对于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有着直接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完善政策措施,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2009年起,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对90万吨以下的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组,实现了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重组,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在“后整合时期”,各整合重组煤炭企业如何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成为资源整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煤炭企业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了解整合重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锋  陈以德 《时代经贸》2011,(24):150-150
近年来,伴随着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深入推进,河南、内蒙、陕西等煤炭大省也纷纷紧随,一场前所未有的国进民退战役在煤炭行业全面展开。这次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与其他行业的兼并重组不同,主要是以行政命令为前提,以国有重点煤矿为兼并主体,对数量较多、资源较小的地方或个体煤矿实施兼并。是两种所有制或两种管理体制的组合。是管理、技术、装备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政府军”对“地方武装”的兼并重组,是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从近期的兼并重组后的实际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6.
兼并重组是山西也是朔州煤炭工业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它将结束散、乱、差的低层次工业发展格局,形成大企业、大集团运作的煤炭规模经济。全面提升现有煤矿的集中度,以机械化、安全化、清洁化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的合理开采、生态的有效保护、矿工利益的安全保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煤炭发展之路。目前朔州市煤炭产业兼并重组,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科学定位、率先整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主体协商的宗旨,以兼顾兼并主体双方利益的原则,通过收购、兼并、联营、参股等方式,顺利实现了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的高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宋新力 《经济月刊》2012,(12):167-167
根据兼并重组理论,兼并重组具有使企业发挥规模化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的协同效应、资源合理再配置的优化效应等诸多效应,兼并重组对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指出兼并重组不是大企业所专有的行为,中小企业也存在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不可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波 《生产力研究》2013,(11):31-32,40
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已成为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甘肃河西种子产业的发展规模为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市场不成熟、现代化管理能力和经营不足、企业家理念及传统文化等深层次因素。文章从河西地区种子产业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区域布局、企业类型和品种相结合"、"资本运营和种子产品运营相结合"、"循序渐进与集中兼并相结合"等兼并重组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共存兼并’、‘资产兼并’、‘新设并购’等兼并重组方式,对河西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布局进行了设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煤炭看中国,中国煤炭看山西",2010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和理论分析,从效能、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三个维度,探寻其兼并重组工作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整合主体提升竞争力,真正建成跨行业、跨区域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贺贵元 《经济师》1999,(12):98-99
我们山西兰花煤炭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煤炭化肥系列产品为主,集煤炭生产、加工、转化、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煤化工工业企业。是中国第一家煤化产业综合发起上市的首家企业和山西省政府扶优扶强34家优势企业之一。下属6个中型煤矿,2个即将投产的新建煤矿,2个化肥企业。年产煤炭近500万吨,化肥30万吨,年实现利税1.01亿元,实现利润6526万元,总资产13.55亿元,公司员工1.45万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煤炭企业如何正视和适应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一严峻现实,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摆在…  相似文献   

11.
煤炭行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安全生产.煤炭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多、作业分散、设备设施多、分布面广、自然条件恶劣、不安全因素多、作业环境复杂、管理困难等特点,工作场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危险因素始终影响着煤炭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煤矿的发展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完美结合,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煤矿的环境因素,而内在因素则主要表现在煤矿的执行力上,而煤矿的执行力已经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当今煤矿的执行力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成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受本埠煤炭储量限制,煤炭企业跨地区寻求资源配置和整合,实施重组并购,已成为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但进行跨地区并购重组存在很大的风险.本文对煤炭企业在公司治理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并购重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当前,我国传统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去产能可能引发失业、通缩、金融不良等风险,同时将会带来行业并购,行业集中度提升等投资机会.具体而言:(1)产能过剩行业的“散小乱弱”:行业集中度低、产能利用率低、亏损面广.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散小乱弱”问题,产业集中度较低.煤炭行业,前3位的企业市场份额为21.3%,前10位的市场份额为41%;钢铁,前10大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份额约为36.59%;水泥,前10大企业熟料产能仅占全国52%.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6.99%,过剩产能约为4亿吨;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68%,过剩煤炭4.2亿吨;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68%;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67%;化工行业,钛白粉产能利用率75%.煤炭行业,行业亏损面为95%;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面达到50.5%;水泥行业,行业亏损面达到33%;平板玻璃,行业亏损面近半数;有色金属,行业亏损面达到23%.(2)去产能的挑战:产权改革是核心,价格信号是关键.在产能过剩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国企和央企,存在出清障碍.中央和地方责权不清容易导致做大是地方政府最优的策略.化工、水泥等行业存在结构性过剩,需要通过价格信号进行调整.产能过剩行业牵涉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就业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容易导致地方保护.边际成本低,沉没成本高,前期留存利润仍可坚持,容易陷入囚徒困境.(3)去产能的路径:行政命令+兼并重组+市场淘汰+严控金融风险.行政原则,控增量、去存量;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提高行业集中度;严控金融风险,积极处置企业债权债务.(4)去产能的机遇:并购机会增加,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利润提升.钢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重点推进产钢大省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煤炭,发改委提出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水泥,2016政策推动大企业“大整合”,约占行业40%的产能.(5)去产能的风险:失业、通缩、不良.需就业人员安置约300万人;拉低GDP0.4个百分点;PPI通缩缓解;隐性不良显性化,但系统性风险较低,局部风险可化解.  相似文献   

14.
股权重组模式下如何对重组后的公司实施增加注册资本金是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实务过程中,增资受到被整合煤矿企业净资产状况和产权状况、原股东或实际经营控制人经济能力和投资意愿、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通过三种增资方式的分析指明了具体增资过程中可供参考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健 《经济师》2013,(11):271-272
随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推进,强化集团管控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将集团管控理论与整合矿井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对整合煤矿集团管控模式选择进行比较分析,就建立健全分级管控权责体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加强集团管控的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山西作为中国煤炭第一大省,在经济转型之时大力改革,对煤炭资源进行大力整合,兼并重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然而在改革的路上也有重重阻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路向峰 《时代经贸》2012,(8):115-115
煤炭行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安全生产。煤炭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多、作业分散、设备设施多、分布面广、自然条件恶劣、不安全因素多、作业环境复杂、管理困难等特点,工作场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危险因素始终影响着煤炭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煤矿的发展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完美结合,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煤矿的环境因素,而内在因素则主要表现在煤矿的执行力上,而煤矿的执行力已经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当今煤矿的执行力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成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日益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提高煤炭产品价格,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本文就煤矿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展迅速,原煤产量每年以约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但铁路外运能力平均每年仅增长900万吨,煤炭产量的增长远远大于铁路外运能力的增长。至1986年底,山西省已积压原煤50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乡镇煤矿的存煤。国家对乡镇煤矿的管理是指导性的计划管理,乡镇煤矿生产的煤炭只有约30%的产量可以通过铁路外运,其余大部份煤炭依靠自销。由于局部形成了产大于销的情况,煤炭销售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严峻的现实向人们提出了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山西省乡镇煤矿生产的原煤出路何在呢?洪洞县赵城镇发展煤炭加工转化的事实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姚晓兵 《经贸实践》2016,(7):144-144
现如今,煤炭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过程中,煤炭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煤炭一经开采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价格一直下跌,政府调控力下降等等导致企业危机,危机如果严重或一直无法转亏为盈,那么企业势必将面临裁员或破产、兼并、重组等可能。无论是裁员还是企业的破产,兼并,重组,部分职员的分流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