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维宁 《活力》2014,(23):48-48
当下,广播媒体发展已进入移动互联收听时代,用手机听广播成为潮流。在受众对媒体接触呈现碎片化、移动化的大趋势下,传统广播新闻节目该何去何从?怎样进行变革,才能不被时代抛弃?目前,各地广播传媒机构都在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国内多家转型成功媒体经验,我认为,必须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到“四个改变”,打造与移动互联高度融合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
石峭 《活力》2014,(6):97-97
一、广播在同新媒体融合时的优势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兴媒体的发展是否导致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衰落?对于构建现代传媒产业体系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正视和回答的时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姚婷 《活力》2011,(8):187-187
目前,媒体的新闻竞争主要体现在新闻的提量、提速、提质三方面,但提量、提速和提质既要发挥媒体各自传播优势,又要适应媒体融合的客观要求。当下传媒市场出现的新态势和新闻竞争新特点对单一介质的广播媒体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广播的新闻传播必须更新理念、创新表现形式和手段。速度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利用好一切报道手段给广播新闻报道提速,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以下是本人思考后的一点一山得。  相似文献   

4.
夏辉 《活力》2014,(12):107-107
媒体之间竞争的本质就是媒体核心力的竞争,而新闻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又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当中新闻记者个体的竞争力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现代传媒的发展中,内容的力量的巨大的。本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十三年,从积累的一点经验看,个人认为对新闻记者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和培养,在各类媒体的发展中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体传播时代的来临,媒体文化已开始彰显其威力。由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组成的媒体传播网开始建立。如何能够在众多的传媒中树立鲜明的媒体标志,如何能够建立独树一帜的媒体核心竞争力,媒体文化逐渐成为传媒业所探讨的课题。富有内涵与独特的媒体文化,渐渐成为传媒业在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刘斯嘉 《活力》2012,(12):189-189
传媒业新发展对人才出现新的需求;现代传媒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现代传媒人才成长路径。传媒业是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人才的培养是传媒增长的动力源。一个优秀的传媒创意能化为神奇,创造出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简言之,传媒人才是传媒业的核心资源,是创造无限增值空间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赵研均 《活力》2014,(23):35-35
媒体传播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工作,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上大下工夫,如何能在传统媒体中开辟阵地,使青少年更加钟情于传统媒介,如何能够在新媒体的冲击中,巩固传统媒体在青少年中的位置,广播传媒做出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陈晶 《活力》2012,(12):188-188
与电视和纸媒相较,广播在某些方面是弱势媒体,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都在迎来机遇的同时面临一定的挑战,只有找到适合时代的自身发展方向,广播媒体才能取得相应的发展。因此。探讨现阶段如何增强广播的公信力、及时性,使广播新闻焕发出勃勃生机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崔春梅 《活力》2013,(11):40-40
在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进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广泛.各类媒体的融合正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广播新闻媒体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播媒体的发展是必然的.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面临一系列困境和挫折,作为广播传媒中专职从事新闻传播的新闻编辑自然就会面临新的挑战、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胡伟琦  朱天娇 《活力》2011,(2):120-120
在传媒竞争极为激烈的今天,广播媒体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行业竞争.而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三大媒体的战争仍在不断地激烈地上演,新兴媒体如网络、手机等也在以其新进者的无畏和对新兴人群的吸引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三大传统媒体的生存提出了挑战。随着媒体经营者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互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现在是“媒体的品牌运作时代”。对于广播频率运营者来说,品牌就是一个支点,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侯鹏 《活力》2014,(10):103-103
新闻传播是传媒的第一功能,“新闻立台”是新闻类广播媒体广泛接受的传媒运营理念。在当今全球化、全媒体的竞争环境中,各家传统媒体、互联网及各种新媒体均对广播媒体构成了巨大挑战。广播媒体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充分的新闻话语权,保持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就需要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联动中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需要我们以新闻采编播为主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广播媒体不仅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新性、贴近性,还要对新闻事实本身有价值判断,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整合,提出广播媒体的独家见解,传出有思想的声音,从而实现新闻报道具有“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谭婷婷 《活力》2014,(14):58-58
广播这一媒体有其自身的特性,声音是构成广播的唯一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没有声音,便没有广播。广播传播是靠声音进行的,是靠听觉实现的,用声音传播信息是广播的主要特点,用听觉感知是广播的本质属性。因此,“声音美”如何在广播中体现,是广播人追寻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鲍春笛 《活力》2013,(23):42-42
广播和报纸作为较早出现的宣传媒介曾一度辉煌无比,满街都是卖报者,人手一台收音机,那时报纸和广播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窗口。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机逐渐走入普通家庭,报纸和广播传媒受到了巨大冲击,电视传媒逐步成为百姓了解信息的最重要渠道,迎来发展的春天,各类电视节目百花齐放,各级电视台参与竞争,不断推陈出新,电视声情并茂的表达方式极大满足了人们的视听感观需求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需求。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再看现在,在网络传媒的强烈冲击下,电视传媒同样也即将走入尴尬的境地,电视销量逐年萎缩,因为有了网络甚至好多人忘记去交有线电视费,平日里电视机被人们晾在一边,不再成为生活中的必须,这些信号无不告诉我们,电视传媒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转变发展战略,才能左冲右突,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站稳脚跟。那么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才能推进电视传媒科学加快发展呢?我认为当前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相似文献   

14.
王莹 《活力》2013,(22):91-91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受众的青睐,达到传播致效,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必须在了解受众的同时优化传播环境,讲求传播技巧。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广播和电视媒介)中,语言无疑是播音员与主持人达到传播效果的有力手段,所以作为联系媒介与受众的它们就要充分结合各自的传播环境,运用各自具有特点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拉近观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传媒发布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经营媒体取代媒体经营的时代背景下,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介市场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然而,无论是报业,还是广播电视业,各自领域内都藏匿着政策、内部运营和外部竞争等方面的风险要素。如何防范媒介市场的风险,已成为传媒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甚至比媒体获得利润更显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艳 《现代企业》2005,(7):54-55
大众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作为我国主要的新闻传媒具有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享受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保护。但是,进入21世纪,大众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与化需求的总量与结构与大众媒体在提供能力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其次,现代科技在传播领域的不断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传媒格局和运行方式。再次,经济全球化、传媒市场的逐渐开放,带来媒介竞争的全球化以及国内媒介竞争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徐丽 《活力》2012,(9):51-51
一、时代发展推动了媒体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在垦区发展的新机遇下,作为垦区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完成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也随着人们求知欲望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传统的媒体语言分为三类,即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类媒体语言。但网络行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不断关注并为大众提供了更宽的获知信息的平台,也就形成了当代第四类媒体语言。纵观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时代的发展要求传媒领域的拓展。时代的发展必将带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冯志勇 《活力》2013,(15):96-96
在传媒大整合、大融合的新时代,新媒体(移动与互联网)发展快速,正在逐步强化传媒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和核心动力,整个中国传媒产业在这种形式的推动下,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改变。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中国广播业开始在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数字化发展、跨媒体经营、产业多领域突破等方面不断尝试。近几年龙广在媒体运营向产业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出击,以优势资源对接市场,从新媒体到节目生产输出(瑞科数码、叶文工作室、龙脉影艺等),从市场化节目运营到跨媒介的产业合作(母爱好时光、汽车时代、天涯之声、云绿有机公司等),龙广的产业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产业集群的雏形和态势。龙广在发展过程,存在着诸如赢利水平不高、赢利模式不清晰、市场定位模糊、规模有限等问题。龙广产业战略发展如何规划、如何扶持和加快产业规模化进程.迅速做大做强.是龙广产业发展目前最为紧迫的课题和任务。调查发现,龙广产业在发展中需要突破几个瓶颈:1.目前产业规模尚未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发展态势尚属雏形,没有形成产业有影响力的代表性项目。  相似文献   

19.
高玉杰  安北荣 《活力》2006,(5):220-220
目前,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广播,无论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是低成本媒体。并正朝着本土化、专业化、城市化(社区化)、个性化发展。深受群众喜爱。然而进入21世纪,广播在与报纸、电视以及正在兴起的以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竞争中,面临的对手是十分强劲的。对此,广播人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刘海平 《活力》2014,(15):49-49
在大传媒时代.诸多传媒运作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读者到受众.由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现代科技发展推动着传媒行业一步步走向成熟。传媒业不仅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且已经深入地介入了大众生活。“原来的媒体是给人看的。现在的媒体不仅是要给人看。还要给人用”。从“看”到“用”,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传媒单位已经从单纯的信息提供商向集成式的大众服务平台转变,同时也意味着,原来媒体眼中的受众如今已不再是简单的“受”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左右传媒生态、决定传媒单位兴旺的衣食父母,是传媒的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