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中被动意义通常用被动语态来表示,但有些主动结构也含有被动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表示被动意义的主动结构.  相似文献   

2.
文章讲述了除被动语态以外的其他几种表示被动意义的形式,旨在帮助大家弄清被动意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主-被动动词的独特语法现象,以大量的例句浅析了此类动词在句法,语义及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一类特殊动词的用法,有利于对句子进行正确的语法分析;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语与汉语一样,由于修辞和短语或习语表达法的需要.有很多句子的形式是否定而意义则是肯定的,有的形式是肯定。却具有否定意义。如汉语说:“我昨天去买东西了,但不是买书这句话也可以说:“我昨天去买东西了.但却是买除书以外的东西.”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肯定句子可以用否定句子表达其意义,无论是英语或汉语,都是一样.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将讨论英语中表示肯定意义的否定式。  相似文献   

5.
被动语态句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尤其是在科技英语中,本分析科技英语的特点,提出并举例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被动语态句的译法。  相似文献   

6.
前人对英语被动句使用限制条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对句中单个成分限制的讨论如动词限制,代词限制,对句法,语用等制约因素的讨论等进行的。根据英语被动结构的类型及被动语态的功能,英语被动结构的使用功能不同时,其限制条件亦不同。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被动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当前的英语教学。本文客观分析了这种被动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意义"的提出和构建有其行为主义哲学背景,其意义是跟语境和形式紧密结合的,"意义"的理解必须依靠直接经验。"意义"存在多指性和模糊性。萨丕尔"意义"的哲学背景跟布龙菲尔德则完全不同,他认为意义是不停变化、可以被理解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言在单词、词组、句子、语段等层面意思的表达上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在语言交际中,参与者应根据交际时的不同场景和对知识及周围事物认知的水平,对说话者的意思做出即时的推断,使交际得以顺畅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用英语交际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犯一些文化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严重影响交际行为的正常进行。通过常见文化错误的分析,找出文化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求避免文化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英语课文教学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交际课堂中的形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更加重视课文语篇整体分析教学,努力创设语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当代大学生日常及日后工作的重要的语言工具。如何能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快速有效的掌握并使用英语就是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深思的。英语报刊内容丰富全面、时新创新,语言知识实用有效,对大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很大优势,对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也有重大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评价包括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两方面。根据斯哥汉(Skehan&Foster,2001)的语言任务执行模式,语言形式评价目标包括准确性与复杂性,语言意义评价目标是流利性。语言能力发展的途径在于输入。交际的准确与流利是学习者在理解所输入的意义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语境(context)是一个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的语言学范畴,在语言交际中,它是由语言内和语言外的各种参数因子共同构成的连续体,是使言语具有连贯性的所有因素中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翻译研究和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本文讨论的焦点问题是语境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被动句是英语中的常见句。英语被动句有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两种。该文从多角度考察了英语无标记被动句,认为有标记被动句和无标记被动句虽然是同义表达但是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侧重点和使用文体上有着差异,这是它们两者能够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日语动词中部分动词在形式上不通过"レル"或"ラレル"的变化,而在词汇意义上就具有被动意义,以该类动词是否可以取得动作、作用所涉及的对象为出发点,将该类被动动词分为自被动动词和他被动动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英语传统语法中现有语态定义的前提设定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从语态的定义和使用需要的冲突、分析层次、系统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专用英语(ESP)是现代英语在特定语域中运用而产生的功能变体,特定的环境对语言的使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种社会交际的需求是“专用英语”产生和发展的外部动因;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对于语言本质和语言教学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使得语言研究由静态的结构特征描述向动态的运用过程及相关因素转移,这作为内部动因推动着专用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成为英语教学领域的主流。ESP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习者在特定语域的交际能力,交际性原则应体现在ESP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