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08-111
陕西区域发展应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陕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须还应从创新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改善政府支出结构与方式、建立区域产业体系、提高农村发展内生能力、强化区域间统筹合作、改革财税体制、扩大县域自主权、创新城镇化路径以及增加公众参与调整政府发展偏好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4.
5.
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0)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三地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没有统一的人才政策,缺乏合理的动力机制,导致人才一体化进程存在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人才一体化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结合京津冀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人才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消除区域间的壁垒和封锁,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是中国最终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步骤。在这一推进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应采取在经济、教育和税收方面的政策统一等措施来加速京津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已成为当前国外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发展战略。本文从研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入手,分析在京津冀区域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优势,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北京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北京旅游的先导作用,实现北京旅游产业及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是北京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立足北京及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及面临的问题,明确定位,着力创新,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北京旅游的协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速度过于缓慢,仍未走出起步阶段。制约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互利机制难形成,合作诚意有局限;相关产业资源深度整合难度很大;旅游资源互补性差,凝聚力弱;区域内文化难以整合;三地旅游发展思路契合不够。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就要积极推进有深度、广度和力度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大协作,力争完成几个能够牵动京津冀区域旅游全局的大动作,推动三地旅游企业资本大运作,推出引领区域旅游潮流的大制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河北省人才战略机制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目前河北人才相对不足,且存在严重流失。基于此,河北省应考虑自身的环境,立足于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要求,建立合理的人才层级激励机制,并采用物质与非物质手段激励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应为人才创造成长小生境,促进人才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茂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6):57-62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为中心,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为三大旅游主体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改善京津冀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并最终推进京津冀总体的区域旅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晓永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6):49-56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资源整合的新阶段。资源整合的载体是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分析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准确构建产业集群空间分布,尽快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分工和产业扩散,是京津冀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培育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手段和务实选择.欧盟就是成功的范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的"双核心"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实现区域联动,形成城市网络,产业群落和要素自由流动平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冯逾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48-52
京津冀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京津产业转移为河北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飞地经济为河北对接京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三地发展差距为河北发展飞地经济的必要性提供了现实依据,飞地经济理论为河北发展飞地经济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河北省可以按照三个产业的具体情况探寻发展飞地经济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孙翠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6):64-68
空间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是这一趋势在国内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具体体现。作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圈这一第三增长极核心的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虽经过20多年的磨合。但仍处在总体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以空间经济一体化为立足点,理顺相关环境,促使地域内各方加大改革力度、各展其长、加强融合,是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走向深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活动向北京、天津和唐山组成的空间三角形区域高度聚集,而造成这种聚集特点的原因除了历史的偶然性外,还包括经济主体对外部经济效益和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更高利润的追逐,以及生产要素追逐收益的最大化。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活动向其核心地区的聚集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省经济跨越式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河北经济发展必须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力量,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研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举措,在提升京津冀整体实力的同时,带动河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R&D资源与创新活动关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京津冀R&D资源—创新活动—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京津冀R&D资源与创新活动的关系、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分别与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天津市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北京市各变量之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