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某些视同销售业务,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与执行《企业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处理不同,前者一般不进行收入确认;后者一般在会计上按售价进行收入确认与相应成本结转,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产生两种不同的纳税调整结果。文章通过对具体企业进行纳税调整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本着税收公平与符合经济实质的原则,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宜比照新准则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的结果进行所得税视同销售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
根据会计收入的概念可将小企业的收入分为三类:销售商品形成的收入、提供劳务形成的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形成的收入,本文是对这三类收入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清芳 《财会通讯》2007,(10):90-90
第一,纳税调整前所得。"纳税调整前所得=收入总额会计-扣除项目会计"。其特点是所涉及项目基本与会计核算项目一致。不一致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销售(营业)收入中包含了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指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视同销售收入又分为"自产、委托加工产品视同销售的收入"和"处置非货币性资产的视同销售收  相似文献   

4.
石玮 《财务与会计》2015,(12):47-49
视同销售通常是指在企业所得税中需要确认收入而会计中无需确认收入的情形,涉及企业各种类型的资产。由于税法和会计确认收入的原则不同,导致在部分特殊资产处置过程中会计和税法处理不同,从而成为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调整事项。对视同销售行为的调整不仅涉及到视同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成本的调整,部分情况下还会涉及到相关期间费用的调整。2014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本文通过探讨视同销售行为在新修订所得税申报表中的体现,分析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在视同销售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纳税调整项目按会计处理原则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两种,两差异在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需要进行调整,不同之处是永久性差异只需在所得税申报表中作相应调整,会计上不专门核算;而暂时性差异除了在所得税申报表中进行调整外,会计上还要进行专门核算.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供会计考生及会计人员更好地把握两种差异在纳税调整与会计核算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税前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的程序确认的、在扣减当期所得费用之前的收益。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纳税所得,它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收益,是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机关核定企业应纳税额的依据。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定的目的有所不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另一类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以(94))财会字第25号文件发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执行.这无疑是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的一大变革,其变革的主要内容是:(1)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时间性差异,代替原来的应付税款法.当然不是完全取代,如在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时,若以后转销时期内没有足够的纳税所得予以转销,则仍用在付税款法.(2)提出企业所得锐作为一种费用,新设损益类科目“550所得税”,列示于损益表中.取消以前“利润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不再列示于利润分配表中.一、为何以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时间性差异1.纳税所得与税前会计利润的差异税前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收入与费用配比计算的.而交纳所得税时,则以应税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所谓应税利润是据税法规定确认的收入与费用配比计算的利润数,即纳税所得额.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在收入、费用的范围和确认期间上可能有些不同,致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个税种,它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直接调节企业利润的经济行为。笔者认为在计缴所得税及帐务处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正确识别会计收益和纳税所得的差异会计收益和纳税所得是分别遵循不同原则和规范确认和计量的结果,会计收益是依据会计准则确认的收入和费用,按照配比原则计算确定的收益(亏损)总额。纳税所得是按税法规定确认的收入与准予抵扣的费用、支出等项目计算确定的,是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的根据。其计算公式是: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或以会计收益的基础。按税法规定对其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收益与纳税所得之问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是税法和会计在确认和计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与新会计准则对融资形式销售如售后回购、售后租回的处理仍存在较大差异。税法基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在发出商品或资产时确认计税收入,会计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确认收入,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其所得税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本文拟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与新会计准则对融资形式销售如售后回购、售后租回的处理仍存在较大差异。税法基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在发出商品或资产时确认计税收入,会计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确认收入,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其所得税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本文拟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为了正确核算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影响纳税金额,以及以后各期的转销数额,应设置“递延税款”账户。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和税法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有不同的认定,会计;隹则认定视同销售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规范的目的是凡视同销售业务均应依法纳税。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规范的视同销售应否确认收入争论不多,但对税法规范的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有不少争论。本文以视同销售业务为基础,探讨这类业务的最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外,同时基于视同销售业务的现行会计处理的规定,对视同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对收入确认原则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于会计处理不确认收入的所得税视同销售情形,若费用(损失)不存在税法扣除限额或低于税法扣除限额时,仅调整税会差异,仍然会使得该情形的形式处理较实质处理多纳税,有悖于税收中性原则.本文通过引入费用(损失)之计税基础,协调所得税视同销售形式与实质处理的差异,确保两种处理的最终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具备系统和扎实的会计与税收专业功底,需要不断关注和学习新的政策。本文仅就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收入类调整项目中"视同销售收入"、"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和"不征税收入"几个项目的调整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制度对收入确认及纳税作了调整,与旧会计制度的会计处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便于企业会计人员及时掌握其业务处理,笔者仅将新旧会计制度下的主要收入确认事项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所得税会计中,依据差异计算纳税影响额时,理论上存在差异与税率的四种组合形式,即:所有差异均按当期税率计算;借方纳税影响差异按当期税率计算,贷方纳税影响差异按预期税率计算;税前利润计算上先确认收入或费用时按预期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上先确认收入或费用时按当期税率计算;所有差异均按预期税率计算。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规定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而且影响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所以,应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财税处理差异,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并进行损益核算和账务处理,以及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等都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所以对于确认应纳税所得额过程中,因计算口径和计算时期不同而形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企业应当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相应的纳税调整。税务机关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特点与实例(下)北京君平正泰审计事务所培训部三、如何按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会计处理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会计所得与课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一)递延法的会计处理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最新颁布的税法和会计准则为依据,详细阐述了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确定的税会差异、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通过举例,进一步分析了对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的纳税调整,并对试运行收入导致的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的纳税调整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