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本文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5年度和2006年度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情况,发现不可转回性资产减值准备在总计提额中所占比重极低,上市公司主要利用可转回性资产进行利润操纵。因此,"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并不能有效控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本文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5年度和2006年度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情况,发现不可转回性资产减值准备在总计提额中所占比重极低,上市公司主要利用可转回性资产进行利润操纵。因此,“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并不能有效控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年前上市的13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07~2009年新准则实施后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这些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影响,以及资产减值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宏观经济状况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存在正相关关系,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呈负相关关系。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没有反映资产价值的双向变化,企业仍可利用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在符合转回条件的基础上应当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2年至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长期资产减值行为在新准则颁布前与实施前的异同。结果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受到企业盈利能力变化的显著影响:当企业盈利能力上升时,企业倾向于少计提减值,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时企业倾向于多计提减值;ST公司、扭亏公司、减值前亏损公司倾向于通过多转回减值少计提减值的方式提高利润,以达到扭亏或者防亏的目的;减值后亏损的公司倾向于多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高管变更的公司并未通过多提减值准备进行大清洗;新准则颁布后实施前并未出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突击转回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有资产减值制度的比较 1.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已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如果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高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虽然规定了资产减值的范围及判断减值迹象的标准,但在具体计提减值准备的过程中有部分内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如果企业利用准则存在的灵活性和准则给予的判断余地,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任意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控制会计利润的目的,导致利用资产减值处理调控利润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一是集中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为了制造扭亏为盈的假象,在某一特定年度集中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当年虚亏,从而能够为下一年的虚增利润做好铺垫。二是需要增加利润的年度转回减值准备。企业为了达到控制会计利润的目的,将以前年度集中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需要增加利润的年度转回以实现“扭亏为盈”。三是不计提或少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为了粉饰经营成果,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不计提或少计提,从而虚增当年会计利润。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防范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控利润。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方向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全面取缔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将减少资产减值的部分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8.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如果会计期末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因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因素发生变化而转回的减值损失,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准则详细地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性质的资产由于受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后,分以后期间允许转回、不得转回两种情况进行账务处理,故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产生混淆。本文通过举例对不同性质的资产减值账务处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指出其对利润的影响,避免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确保利润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企业应当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如有迹象表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资产数额。下同),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然而对于如何确定减值损失的转回金额,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尽相同,同时减值损失转回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处理,我国也尚无明确规定。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看法。一、关于减值损失转回金额的确定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确定减值损失转回金额的规定上存在差异。我国财政部于2001…  相似文献   

11.
赵艳丽 《财会通讯》2007,(10):60-6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准则还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则做了修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以后期间不得转回,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的资产在计提准备后,又分为以后期间可以转回和不可转回,这对于会计工作者难免会造成混乱。因此,笔者对于资产的减值处理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对利润的影响,期望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定义、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及转销的实质意义,说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及转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曹猛 《铁道财会》2004,(Z6):102-104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预,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会计处理为计提合同计损失准备。根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一般规律:合同预计损失属于企业经营性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是公司在产品的一种减值准备,属于存货跌价准备。由于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的计提与摊销同其他资产减值准备有明显差异,而《建造合同》准则对于如何计提合同  相似文献   

15.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若某项资产由于某些因素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对它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相反,当以前据以计提减值准备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又导致其价值恢复而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同样也计入当期损益。而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应遵循实际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政策特别规定外,企业根据会计制度和准则规定所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由于会计与税法在确认相关损失时的依据不同,导致企业一定时期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减值规定,资产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不得转回,这一会计政策减少了企业通过减值转回操纵利润。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变化与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关系,分析准则变化前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动机的变化。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增大,企业更倾向于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将利润转向以后年度,增大以后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新规定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考察在上市公司中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新规定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本文以2005至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的部分公司为样本,对执行资产减值新准则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2006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与2005年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2007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则明显少于2005年,这说明资产减值新准则中的新规定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本文拟通过对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进行研究,揭示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关系,着眼于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的新特点来分析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则做了修订,定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内容指出: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性质的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时,损失一经确定,分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和可以转回两种情况进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故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产生混淆。本文通过对各类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归纳总结,指出其对利润的影响,以期帮助会计人员能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避免高估利润,确保利润表的准确性,从而遵循会计界长期奉行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本文拟通过对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进行研究,揭示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关系,着眼于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的新特点来分析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