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风险导向审计兴起的背景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核心思想是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它是在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不断暴露、审计方法不断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法,也是当前国内外的主流审计方法。依据我国新审计准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审计程序,强调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深入剖析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来评估财务报表总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本文在分析了其研究背景后,通过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重大错报风险的概述,从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等方面论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分析了我国重大错报风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战略管理和系统论思想,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的审计方法.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有效的审计应该是建立在对企业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模式,已经受到了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内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导向审计非常重视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内部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则属于进一步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日执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旨在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其中,审计风险准则是整个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准则。重大错报风险是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重要构成要素,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是新审计准则的红色主轴。  相似文献   

6.
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以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对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此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的一种审计模式。它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的程度、状况,采取相应的审计方法,使审计资源向高审计风险领域倾斜。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风险的评估最为重要。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中,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而且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风险导向审计被认为是一种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的审计模式。依据该模式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的模型,在既定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下,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高的领域对应的计划检查风险应保持在低水平。为了降低检查风险,审计师应向这些重大错报风险高的领域分配更多的审计资源,执行更充分、可靠的审计程序。如果审计师不能准确评  相似文献   

8.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程序。受理论与实务的制约,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未能有效运用,主要原因是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因素众多且关系错综复杂。本研究旨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将这一复杂的风险形成过程加以描述,并对其传导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全面的风险导向审计,体现的是一种风险导向理念。风险矩阵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将风险导向理念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流程,在审计工作之初就为审计工作确定了一个风险框架,将识别出的全部重大错报风险全部归集起来,并将其与拟实施的总体方案相对应。审计人员可以边归集边应对风险,逐步将审计工作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但职业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的内涵仍缺乏统一的认识。而只有明确了风险所在才能为下一步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指明方向。本文根据业界的两种观点,提出对于现代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而言,审计风险主要是指经营风险;而对于现代风险导向的社会审计而言,审计风险主要是指重大错报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入手,分析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而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结合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优点,最贴近审计的目标,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一般采用"二因素"审计风险模型,其重要特点是工作重心前移,即在审计计划阶段,合理确定重大错报风险,估计检查风险可接受的最大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审计策略。因此审计计划阶段是审计风险管理的最重要阶段。本文设计了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流程,并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审计计划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独立审计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过渡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如今又发展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重点放在由企业的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上,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必将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丽 《财会月刊》2007,(9):45-47
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入手,分析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而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结合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优点,最贴近审计的目标,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审计风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审计月刊》2005,(4):37-37
新修订的国际审计准则200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已于2004年12月正式实施,在此准则中审计风险被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适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综合风险,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而在旧准则中,审计风险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综合风险,改变后的审计风险模型让审计人员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确定并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便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昭示我国民间审计将全面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本文通过比较国家审计风险和民间审计风险的异同,以期发现民间审计实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对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的风险为导向,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的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经过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合并成一个因素,统称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现代的风险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锚报风险X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环节是风险计量模型的设计。修订后民间审计风险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警示系数和可容许的检查风险水平,其应用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警示系数的设计、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剩余风险水平的估计、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的估计和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的风险为导向,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的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经过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合并成一个因素,统称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现代的风险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锚报风险X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20.
对最新审计风险模型实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茜 《审计月刊》2005,(10):27-28
一、最新审计风险模型及其优越性 2003年10月新发布的《国际设计准则200: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对审计风险模型作了重大改动。其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正是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成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的实质性的改进。最新审计风险模型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