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一般会计原则,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依据有关税法的规定,计算确定一定时期企业的应税利润,据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进行征税。由于财务会计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来核算收益、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税法是按照税收法规来确认收益、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因此,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一般会计原则,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依据有关税法的规定,计算确定一定时期企业的应税利润,据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进行征税。由于财务会计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来核算收益、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税法是按照税收法规来确认收益、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因此,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财务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一般会计原则,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依据有关税法的规定,计算确定一定时期企业的应税利润,据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进行征税.由于财务会计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来核算收益、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税法是按照税收法规来确认收益、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因此,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众多制度和法规需要调整和完善。会计准则改革后的税收制度体现了会计与税收适当分离的原则。不同的概念范围与计算口径给实践工作带来一系列困扰。笔者从制度层面与实务层面两个方向提出解决措施。针对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有两种主要观点,会税利润合一和会税利润分离。笔者认为会税利润分离是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 ,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规范不同的对象。新的会计制度和新的税收法规中 ,均体现了会计和税收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适当分离的原则。所以 ,在同一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 ,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之间往往存在差异。本文试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相联系的角度 ,对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税所得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关系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利润是在一定时期内 ,在减除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加上有关所得税减免之前 ,企业损益表上所报告…  相似文献   

6.
桥岩 《四川会计》1998,(4):26-27
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分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桥岩“两则”“两制”和新的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之后,制约企业利润计算的规范有三方面:(1)基本会计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2)财务通则及行业财务制度;(3)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由于基本会计准则和行业...  相似文献   

7.
杨抚生 《四川会计》2001,(12):15-17
近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贯彻了企业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相分离的原则,这将对企业会计利润核算和应税利润确定产生一定影响,按新的会计制度核算的企业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税利润究竟区别何在?有必要作认真比较,以利于企业正确地申报纳税,同时也利于税务部门准确地审核稽查。一、企业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相分离的现实意义(一)在会计利润核算和应税利润的计算方面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财务会计目标和所得税会计目标不同,两者所依据的法律也不同。财务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能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  相似文献   

8.
1998年第四期《四川会计》刊载桥岩同志的文章《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分离》,(以下简称桥文)的中心观点是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不应分离,感到有许多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发布,...  相似文献   

9.
鉴于长期股权投资按税法要求确认计量的应税利润和按会计准则要求确认的利润之间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可能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不同情况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之后,企业的会计人员如何正确计算所得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怎样?这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论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额之差异及其财务处理。  相似文献   

11.
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核算而得出的在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应税利润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它是企业缴纳所得税的直接依据.由于会计和税收属于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它们的核算目的、核算口径、计量方法有很大区别,因而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所得税准则》与现有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会计口径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的界定不同现行的所得税相关规定将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原因划分为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  相似文献   

13.
会计核算利润与应税所得额的差异处理方法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刘汝燮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往往存在着财务会计算出来的利润和按税法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差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1、计算口径不一致。如业务招待费的列支,税法规定可以列入管理费用的限额为:全年销售...  相似文献   

14.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途不同,其会计处理不同,税负不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不同。一是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或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二是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直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待最终的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将已缴纳的消费税予以抵扣。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得税是应税所得额与其适用所得税税率的乘积。应税所得额是在税前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而来的。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这一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种类型。所谓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计算比较简单,在这里不必讨论。本文重点探讨时间性差异对应税所得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税前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的程序确认的、在扣减当期所得费用之前的收益。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纳税所得,它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收益,是企业申报纳税和国家税收机关核定企业应纳税额的依据。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定的目的有所不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另一类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一、谨慎性原则所导致的会计与税法之间的矛盾会计制度与税法对于谨慎性原则理解的不一致导致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不可避免。会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着眼于当会计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时 ,企业要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少计收入 ,多计费用 ;而税法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更多地从反避税的角度出发 ,着重强调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如果税法认可会计核算中的谨慎原则 ,必然会减少或滞后企业的应交税款 ,这实际上是让税务部门替企业承担风险。再者 ,会计核算中谨慎原则所确认的损失往往没有交易凭证 ,缺乏可靠的依据 ,且在很…  相似文献   

18.
卜华 《四川会计》2001,(2):24-26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要素中最终追求的目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来说,都要研究实际实现的利润和预算利润之间的差异。然而,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如:销售部门应对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负责,生产部门应对产品的制造成本的高低负责,供应部门应对原材料成本负责,管理部门应对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负责。本文论述的利润差异的层次分析法就是将实际利润和预算利润的差异进行逐层分析,把形成利润差异的各要素分解出来,找出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对利润差异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而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相似文献   

19.
段志萍 《会计之友》2006,(10X):83-86
本文从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比较的角度出发处理所得税的核算,易懂易掌握,并将其与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比较法相比较.证实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20.
李万灵 《企业导报》2012,(22):102-103
利润模式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创造收益争取客户资源从而达到利润的实现。一个好的利润模式能够让企业一本万利,使企业利润得到最大化。它不仅仅是一种好的经营方法,也是未来趋势的价值体现。本文先介绍什么是模拟利润,模拟利润需要考核的财务指标,通过这些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利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