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既创造物质产品也创造精神产品,既通过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我国“硬实力”的提升,也通过创造文化理念促进我国“软实力”的提升,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实现,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引领.因此,大力建设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通过增强员工对国家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参加重大活动的能力等路径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湛江市是全国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湛江发展过慢,究其原因之一是文化各部分失调、“文化堕距”,从而导致了经济的滞后发展。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劳动对象、生产对象,文化力不再是一种羞羞答答的“软实力”,而是一种有着充分“硬实力”特征的经济力。因此,如何提升文化生产力,对推动湛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翠敏 《中国经贸》2014,(16):74-74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结合保险行业的实际,从实现企业发展的“中国梦”着眼,探讨如何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从而振奋员工精神,给力企业梦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力学理论: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三要素”出发,以此论证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施力程度;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方向在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点在于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重视民族文化这个蕴含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灵魂的核心载体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从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以满族文化与以满族民族经济发展为例,明确发展民族经济应该有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才能使民族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提出增强文化认同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创新力的"文化先导"构想,为推进两岸和平谈判进程做铺垫,并提出利用沟通平台、用模糊化的处理和让步技巧、经济性谈判渐进式推动政治性谈判的"经济先行"设想。通过加强文化软实力、增强经济硬实力——"软硬兼施",争取台湾民心,促进两岸合作共赢,对推动两岸和谐统一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之所以能够铸就城市的软实力,不仅反映在文化本身是生产力,文化越来越广泛地反映在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上,渗透在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甚至是更好地抓经济,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城市的软实力,除了文化发展水平和实力这一关键因素外,还受密切相关的其他因素影响,需要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葛素红 《北方经济》2008,(24):85-86
处于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全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而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质量的重要力量。所以,在农村牧区建设中加强农牧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深刻理解“文化”、“农村牧区文化”的定义后,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进行深入调查与了解后,对其文化建设的发展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1926年在其撰写的《机械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一般是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传播和消费。文化产业既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又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其文化属性表现为它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其经济属性则表现为它在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创造就业岗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总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实行…  相似文献   

10.
张泽林 《发展》2011,(10):21-21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也是甘肃软实力的核心标志。国办发[2010]29号文件明确要求:甘肃要“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必须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大省摆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软实力理论及对文化软实力内涵的争论,探讨了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认为,从经济研究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层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以及四个因素,即精神因素、结构制度因素、以人为主体的智力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秀芳 《东北之窗》2011,(23):98-100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载体,在大连,“文明城市”的美誉,正是多年文化软实力建构和发展的结果。因此,提升“文明城市”文化软实力载体的质量,应该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特区经济》2005,(10):36-39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中,国外文化跨国公司抢滩国内文化市场,国外的强势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对我们的弱势文化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深圳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国家和区域发展必须实行硬实力与软实力双轮驱动,成为新的共识,城市文化软实力也成为我国城市建立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着力分析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指出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结合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可国 《山东经济》2008,24(6):24-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总地来说,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水平同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文化赤字”较为严重,文化软实力的现实竞争力还不够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通过不断加大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力度,努力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总体规划,努力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等措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集中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上,而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是话语权的问题.我国在文化软实力下话语权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就文化软实力下话语权的变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力和软实力概念的延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能有效地表现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提出,始于美国哈佛  相似文献   

18.
何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笔者认为,企业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员、资本等硬实力而言的,是由企业的价值理念、管理架构、品牌形象、人文环境、道德素养等文化因素所形成的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创造力的总和。文化软实力作为企业或社会的一种内在力量,也可以说是精神内核,在企业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转化为发展主体——人们的共同意愿或核心价值观,成为某种经济形态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表示人类本质与社会文明的概念,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品格的一种方式。与物质性而言,文化体现为软实力,看似无形,但它对我国经济上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又深刻长远的。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运用传统文化的理念“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谢名家 《南方经济》2010,(10):75-78
一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发展规律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互动,不仅成为潮流,而且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而文化综合实力则演化为竞争的焦点。文化力与经济力、政治力并驾齐驱,推动现代文明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顺应时势,加速文化力与经济力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不仅仅是发展“文化经济”的重点,也是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进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