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太湖县自实施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和小城镇五大发展战略以来,几套班子一道令,几届政府一口腔,对五大发展战略不动摇,不松劲,一以贯之抓发展,全县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6亿元,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和13.4%;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发展到29家,创产值3.8亿元,实现增加值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8%和22%;工业企业实际入库税金278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3.5%.2004年工业企业又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全县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产值1.4亿元,实现增加值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5%.全县工业经济之所以出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实施产业升级年活动,全面落实产业升级保增长的各项任务,县工业促进局通过三项措施落实保增长措施:一是"召开一个会议",2月17日组织召开"全县工业发展暨产业升级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保增长措施,安排布置产业升级的各项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很多地方提出并实施了"工业立市(县)"、"工业兴市(县)"、"工业强市(县)"的发展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快速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富民强市(县)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传统工业粗放式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扭转。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兴文县曾是宜宾市矿山企业重点县和四川省矿山安全事故多发县,近年来,兴文县着力实施科技兴安、责任兴安、素质兴安、督查兴安、警示兴安、舆论兴安等六大"兴安"工程,构筑坚固安全生产防线,切实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彻底扭转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部设在浙江省乐清的德力西集团以工业控制电器,输配电气设备和仪器仪表为主导产品.通过十六年的艰苦奋斗,德力西发展迅速,实现了跨越:厂房面积从100平方米增加到20多万平方米;资产从5万元增加到11亿元;员工从8人增至1万多人;年产值从1万元上升到26亿元;年出口创汇从零增长到2200万美元;产品从单一品种增加到300多个系列、26000多个规格;产业从单一低压电器,发展形成以上海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生产基地、杭州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柳市低压电器元件生产基地组成的"金三角"构架.全国工商联按销售额排出2001年全国民营企业10强,德力西名列第五名.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市场》2006,(12):28-29
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除制糖、粮食生产外没有其他工业支撑的县情,陇川县决定大力培植竹类产业。1999年县林业局在赛号乡石猫洞引种120亩麻竹试种成功,2000年在南田林场和章凤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001年开始在全县推广种植麻竹,在引种示范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把发展麻竹作为林竹产业的重点来抓,几年来收益颇丰。截至2005年底,陇川共种植麻竹10.1万亩,种植范围涉及全县9个乡镇、10178户农户,成为云南省人工种植麻竹最大的基地县。  相似文献   

7.
一、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宜君县工业经各届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的努力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逐步发展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形成了以煤炭为支柱 ,医药、加工为骨干的县域工业体系。据统计 ,1999年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 15 774万元 ,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4 5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38 7% ,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县域工业经济方面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 :一是工业结构不合理。二是投入严重不足 ,且一次性投入低 ,…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龙眼电脑专家系统进行对比试验,探索"龙眼电脑专家系统"在武鸣县实际应用的技术水平,使这一高新技术能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提高龙眼整体质量,提升武鸣县作为龙眼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的竞争能力,更好地为武鸣县龙眼可持续发展提供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9.
《现代审计与会计》2012,(5):F0002-F0002
黑龙江省兰西县地处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中心地带,哈大齐工业走廊重要节点。卓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博得天下人热切关注的目光。兰西县先后获得“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东北民猪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县”、“全国诚信先进县”、“全省经济发展法洽环境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8亿斤,昂然步入全国产粮大县行列。  相似文献   

10.
淮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淮扬菜之乡.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淮安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著名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新兴的工业基地和南北交通交汇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一、榆林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化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延长能化工业产业链,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是工业经济总量攀升.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438.8亿元,增加值837.7亿元,08、09年连续两年工业增加值位列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64.30%.依靠工业经济的强有力支撑,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神木、靖边、府谷和定边四县进入西部百强县,其中神木、靖边两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相似文献   

12.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状况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现阶段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先天的优势。它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一五"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在东北建设。经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2014年期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呈现"高开、低走"的特点,工业经济从稳增长向保增长转变,传统优势产业衰退和新增长点尚未成规模是导致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的直接因素。归结而言,体制改革受阻和结构调整转换困难是"新东北现象"的症结所在。为了更好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战略应与"一带一路"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军民融合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东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陕西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鸿 《现代企业》2002,(7):35-35,26
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加工基地之一.陕西棉纺织工业的主体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出口外向型经营为主导,在生产管理、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口创汇和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西部地区的棉纺织强省.  相似文献   

15.
《西部财会》2010,(8):81-81
眉县地处关中西部,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全县总人口31万人,耕地面积35.2万亩。是全国唯一的无公害猕猴桃科技示范县、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县和名优杂果县,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闽清是全国釉面砖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有着"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东南瓷都"和"陶瓷之都"的美誉。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创品牌,使建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整体形象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7.
据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确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立足资源、开放开发"为主线,深入实施"工业富县、农业强县、旅贸活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壮大工业经济,积极推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逊克建设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16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三次产业结构由59:16.4:24.6调整为35:50:15.  相似文献   

18.
正常宁市是湖南省传统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常宁的有色产业先后经历了粗放式生产、渐进式扩张到集聚式发展等几个阶段,目前已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发展,既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近年来,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把"转型兴工、工业强市"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来实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升我市传统的有色冶炼、化工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  相似文献   

19.
一、"十五"期间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全国最大,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24个,其中国家级基地52个.全省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加工产值3亿元以上的县(市、区、场)达到18个.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成效显著.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181万亩,比1999年增长5.2倍.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临沭县是全国优质肥料生产基地,目前,复合肥产业年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肥料产业是临沭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对临沭县GDP贡献、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临沭县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