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新世纪伊始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里的两个“紧密结合”,揭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明,二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对党的十五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把思想道德建设第一次提到了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不仅会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精神明建设,而且也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道德与法纪,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规范,一个表现为自我约束,一个表现为外来约束。德治必须以法治为依托和保证;法治则要依赖德治才能真正发挥效能。二者相结合,才能在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规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是由法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决定的,德法同构是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是由法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决定的,德法同构是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意志自由是法的出发点和主体,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作为法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抽象法、道德和伦理,是自由意志由低到高、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因此,道德、法律、伦理都是意志自由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它们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辩证过程。由意志自由与法的精神的内在关联以及法与德的有机整体性可知,社会治理的合理性,不是抽象的德治或抽象的法治的合理性,而是道德-法律、德治-法治的生态整合。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实现乡村善治必须立足国情特点,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着力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村治理体系。因此从自治、法治与德治三个层面就如何实现"三治融合",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实现民意、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最终达成乡村社会的善治,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古今两方面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时代的选择,并进一步阐述了当今中国“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博弈是指某些人或组织作出相互影响的决策,是分析利益冲突的方法之一。应用博弈的相关理论分析德治和法治的相互关系,指出法治与德治二者优势互补,具有密切的关系。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博弈古已有之,现代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博弈应然选择是坚持两者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着眼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从理性上正确阐述“德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和“德治”中有益传统成分,为我所用;论述了“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着主次分之的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取得治国效益的最大化;要注重“法治”和“德治”的实践操作,优化对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官的教育和整顿投入,建立对权力独立,有效的循环监督机制,循序渐进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奢侈浪费、攀比之风造成沉重人情负担的不良风气,旬阳县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法治、德治、自治)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紧紧抓住村民自治这一根本途径,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着重在“规”上引导,切实在“约”上见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由基层干部唱独角戏向干部群众大合唱转变,全面建设新民风,着力构建大平安.  相似文献   

11.
唐凌锋 《魅力中国》2014,(4):369-369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不少不良现象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败坏社会道德、社会风气,就会影响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为此,党中央于近期部署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道德讲堂”建设是这项活动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任旭东 《发展》2021,(1):61-62
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基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和重要组成,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题中之义的“组织振兴”,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基层治理中,自治是基层运行的...  相似文献   

13.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写进了宪法。由此“法治”一词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里使用,频率会越来越高。法制──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是静态概念,多指立法,是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并列用语,属“制度”范畴。一般情况下多与“建设”一词连接。如法制建设、经济建谈、文化建设,所以在与“建设”一词连用时应使用“法制”一词。法治──法律的统治,(依)以法律治理。属“治理”范畴,与“人治”意义相反。现代的法治含义应包括:立法、普法、执法、司法、守法、护法…  相似文献   

14.
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看二者互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希钢 《理论观察》2007,(1):100-101
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社会规范世界的两个不同维度,是社会控制体系中的两个子系统。二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差异和界线,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法律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基础,道德始终贯穿于法律过程之中,共同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道德是法治的基础,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因此,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将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构建虚拟商店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管理的天职是提供公共产品、实现公共利益。社会要确保这一“公共”不被“私有” ,就既要加强法治 ;也要打造德治──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导与规范。当前应在公共管理学元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建设公共管理伦理的三大系统 :即政务道德、行政道德、公共服务道德系统 ;实现其四大  相似文献   

16.
"法治安天下,德治润民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并将其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石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层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政治文明史是社会治理的发展史,仁政善治是永远的社会理想追求。法治是善治之基,公平正义是社会的价值诉求。加强"道德立法",在社会治理中实行"德法同构",法治是实现民主治理的根本保障。"契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以诚信精神呈现合情与合理的社会稳态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力量,是塑造公序良俗,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方向盘和定心丸。  相似文献   

19.
在法治化进程中,我国学术界对传统的儒家德治思想展开了学理上的批判和清算,削弱了传统社会国家政权和政治精英的道德功能,这是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此危机,关键是重新审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构建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我国执政党具有深厚的道德资源和优势,对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系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但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法治,而且也需要德治.长期以来.有些人把法治和德治绝对的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的对立性,而忽略二者的统一性.鉴于此,江泽民在今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的发展,是对新形势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为我们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