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元卿  曾琼 《当代财经》2005,(8):106-108
已有的研究表明,基金公司适合做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但为了满足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对公平性、独立性、安全性的要求,基金公司需要改进现有的投资运营模式,要从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等各项制度安排上体现对不同企业年金客户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企业年金运营模式下,工会应发挥参与和监管等维权作用,从而有效规避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中的各种风险。本文认为,工会应当成为企业年金制度前期导入的宣传者、制度实施的参与者,全程参与年金制度立法、年金计划的制订、选择受托人及年金的监督管理,并在职工权益受损时提供保护、职工享受权益时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企业年金受益人——职工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3.
知识资本风险是企业投资于知识形成的企业资本,在运营中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与投资前决策预期的收益之间的偏离;分析了知识资本风险在资本化期、存续期和创新期的风险形成机理和风险规避策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降低知识资本风险的可能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为规避知识资本风险,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企业年金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晓红 《生产力研究》2005,(8):199-200,209
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除宏观因素外,企业自身有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的强烈的内在动力,这一动力源于企业年金本身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但建立企业年金也会面临诸多风险。为此,需要采取改变企业年金的账户转移方式、制定合理的企业年金差别待遇、政府制定并严格监督执行有关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将企业年金资产与公司资产分开、搞好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综合运用多种对员工的激励手段等措施,防范企业年金风险,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发展企业年金制度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2005年8月1日之后,中国企业年金业务正式进入市场化运营时期。企业年金进行市场化运营,不仅能使年金在储存时得到保值增值,而且还能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是资本市场中的风险也是无处不在,企业年金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众多的风险,比如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内部治理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风险等诸多风险。在此背景下,针对企业年金基金运营过程中的一类非常突出的风险——委托代理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企业年金,实现企业年金的增值保值已经成为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年金基金投资成为实现增值目标的必然选择。结合目前年金基金的发展状况和形势,对年金基金的投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防范风险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针对经济周期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提出应为不同年龄层次职工提供多种投资组合,设立通胀关联型年金计划并加大股票投资比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多因素影响下的最优年金化时间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风险是退休计划中易被低估的风险因素,这类风险因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而快速增大。养老年金具有规避长寿风险和提高消费者效用的双重价值,在养老保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考虑退休计划中消费者的寿命风险和遗赠需求,讨论年金投资中的最优年金化时间决策,通过构建单周期的最优年金化时间选择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在整个退休计划中如何进行年金投资这一多期决策问题。本文最后展示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计算结果,以说明消费者的遗赠需求强度与风险厌恶特征、年金管理费率、年金收益与风险水平等因素对最优年金化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年金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迅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使之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管理、保值增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现状.并就加强投资管理,提高企业年金运营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年金管理制度正逐步规范,目前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复杂,运作环节较多,对资金运营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市场化运行模式逐步深入,企业年金管理运营体系也面临着各方面的风险,本文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阐述如何建立企业年金全面风险管控体系,达到企业年金基金安全运行,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荆 《经济论坛》2007,(9):67-69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它在保障雇员退休待遇,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等规定的陆续出台,企业年金投资证券市场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年金基金财务风险的度量与控制成为年金计划发起人、年金计划受益人、年金基金管理人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多个主体日益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概念入手,根据运动员职业过程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将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为:职业选择阶段的风险、成长阶段的风险和再就业阶段风险.并以可持续生计理论、可行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形成及其规避分析的理论框架,论述了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委托代理、失业和社会保障等经典理论在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形成与规避分析中的运用.这一论述为深入剖析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解决运动员群体的职业风险与保障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永红  韩树荣 《技术经济》2008,27(12):12-18
分析并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系统及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和模糊分析法并结合实例论证了该指标体系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中的可行性;指出应综合运用风险转移、风险回避等相关措施以规避并有效控制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成员协同知识创新固然重要,然而在知识创新过程中风险的存在影响着知识创新的成果及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如果创新所带来的利益不能够大于创新的风险,那么企业应考虑是否要参与协同知识创新.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分担创新风险,为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资源,而风险识别是协同知识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对于提高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的特点,基于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价,为供应链成员规避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朱琳  伊志宏 《经济管理》2020,42(2):40-57
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改革创新机制,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对其是否会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沪股通标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2)经理人职业忧虑在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既发挥了中介作用,又具有调节效应。表明缓解经理人职业忧虑,抑制经理人短视行为是沪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3)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调节影响,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上市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时更加强烈。本研究为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揭示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刻理解沪港通交易制度,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活动,高风险意味着面临获得高风险收益或遭受高风险损失的可能。因此,正确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有利于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风险收益规律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客观上存在最佳风险度和临界风险度,认为对于理性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者而言,应根据企业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经营战略,确定包括最佳风险度在内的风险容忍区间,作为判别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准则,并通过消错理论中的错误函数度量投资决策错误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后通过错误投资决策的实例分析,说明了该风险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侯光明  景睿  石秀 《技术经济》2021,40(11):13-22
新时代下,协同创新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适应外部复杂环境、解决创新效率低下,规避创新风险的必然选择.根据相关研究,在区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不同创新绩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作用模型,并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协同创新模式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三种协同创新模式均能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且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验证,但各模式的作用情境有所差异,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基于创新目标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Successful innovat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enterprise scientifically manages the process and ris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rstly,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s generalized to seven stages including formation of innovation idea,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iddle test, mass production, marketing and selling, after service and feedback. Secondly, the origin of risk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s analyzed. The purpose is to help enterprise identify risk and take countermeasure to minimize the potential loss and maximize the potential income.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market-enhancing product innovation and cost-reducing process innovation in a monopoly setting. First, we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for a firm to alternatively invest only along one of the two directions and compare the incentives of process vs. product innovation. Then, we allow the firm to invest simultaneously in both activities, showing that both investment levels and profit are higher than in the case of individual investment. Thus,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are complementary, and the firm always prefers the simultaneous adoption of both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国有企业实施的容错机制为切入点研究国有企业创新问题,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纳什均衡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说:(1)正向激励可以提高国企高管的低风险创新激励,但不能提高其高风险创新激励;(2)正向激励和容错机制的结合可以提高国企高管的高风险创新激励。本文以中央企业建立容错机制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9年央企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上述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容错机制对竞争性行业和高管年轻化的国有企业的高风险创新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为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优化国有企业容错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人才是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许多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规避人才管理风险的经验。本文从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角度对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努力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匹配、实行全面薪酬管理、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及人才流失防范系统等建议以规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