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自从德国于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概念以来,短短一年的时间,"工业4.0"这一全新的概念就已经风靡全球,并成为未来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所谓"工业4.0",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从提出至今,"工业4.0"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全世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而"德国工业4.0"也如同浪潮一般推动着工业产业升级换代。而由此带动的全球工  相似文献   

2.
德国在全球制造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并于2013年12月发布标准化路线图,进入实施阶段。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发布该计划对于我国大而不强的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改善污染现状,提高能源利用率。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制造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强调智能化、数字化的德国工业对我国"两化"融合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从德国工业4.0的基本内涵出发,说明我国积极应该德国工业4.0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政府、产业及企业自身三个角度说明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业4.0"是德国在2013年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4.
拥抱工业4.0     
正"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生产方法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并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蓝图,即生产力的智能化将解决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劳动成本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中小型制造业的优势。而机器人产业全面引爆的背后,便是工业4.0的号角。  相似文献   

5.
以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生产为特征的"工业4.0"(Industry4.0)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谈论的概念。未来10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步入"分散化"生产的新时代,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旨在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沟通的技术手段,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但想要在新一轮工业变革中争夺一席之地的关键是专业化的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工业4.0的背景及其具体的时代要求,同时借鉴德国技工学生的培养经验,探索中国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工业4.0的具体要求相对接的方法与路径,这对于将我国中职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具有专业化技能和工匠精神的新一代技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扒开“工业4.0”的华丽外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鹏  党星星 《产权导刊》2014,(11):12-15
正2014年,"工业4.0"再次像巨浪一样,获得众多业内人士争先恐后的响应,瞬时成为新时代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自2011年"工业4.0"概念出现以来,直到2013年的大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遗余力地推广"工业4.0",其现象的背后更蕴含着深层次的战略用意,即升级德国的工业体系,保持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借此来对抗美国互联网、防守中国制造业等等。  相似文献   

7.
"工业4.0"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发展到新阶段产生的新的工业发展模式。从终极目标来看,工业4.0不能为技术而技术,核心在于提高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近年来,德国将工业4.0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提出重返制造业,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如何继续保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如何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工业4.0"是什么?"工业4.0"(Industry 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工业4.0革命一直被人们平静地讨论着。而不久前阿里在美国成功上市引发的热望却大大高于人们对工业4.0革命的关注。"工业4.0"是由德国人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2014,(10):51-51
当中国人疯狂迷恋于金融、电商,天天喊着要颠覆这个颠覆那个的时候,德国已经进入了制造4.0时代,并作为它的国家战略被鲜明的提出,在整个德国企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所谓制造工业4.0的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把德国的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产生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制造,将再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德国的全球竞争力。反观中国还是在小商业计谋上面争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举国吹响的工业4.0的号角,德意志银行亚洲区主席蔡洪平显得颇为冷静:"相比于德国的工匠精神,中国最需要静下心来做事。"他告诉《上海国资》。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作为投资银行家,蔡洪平欲为推动中国工业4.0尽其所能,"这是我们民族最好的机会"。不要太着急《上海国资》:您一直说工业4.0是个机遇,但是中国还有很多不足。蔡洪平:要发展工业4.0,我觉得  相似文献   

11.
《工业4.0》一书的出版使“德国工业4.0”品牌在中国一夜成名,各媒体均对其进行了深度报道,希望“工业4.0”的提出能够全面解决当前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问题。其实,“工业4.0”是自我实现的“默顿定律”之典型:其命题证明的过程即为命题构造的过程;就科技发展的趋势而言,其愿景必将成为现实。然而,“工业4.0”一旦实现,必将深深刻上德国的烙印,其他各国便只能扮演其配角或品牌消费者的角色。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何不坚持创新自己的理念、技术和体系,提出自己的工业愿景,树立自己的工业品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下,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文件。而德国"工业4.0"是通过开展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来使德国制造业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德双方希望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下,深化双边合作,互相学习,从而实现国家制造业变革以及共赢。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15,(5):18
工业4.0是德国政府先行提出的战略愿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工业蓝图,描绘了全球制造业的未来愿景。进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力推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面对扑面而来的工业4.0之风,作为全国主要的制造业基地、唯一"两化融合"试点省份,如何借力工业4.0、打造工业强省2.0,通过基于智慧互联的创新来完成工业转型升级中的跨越,是浙江制造业面临的新主题。从工业的1.0、2.0、3.0时代进入工业4.0时代,浙江必须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关键是发展"四新工业"(智慧新工业、绿色新工业、都市新工业和现代新工业),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浙江工业的增长潜力、发展动力与产业竞争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新一轮工业革命领导权之争,比较热门的主角是德国、美国。德国主推工业4.0,抗衡美国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权,打压中国制造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话语权。美国力推先进制造战略,大力  相似文献   

15.
追赶德国     
曾经,追赶"德国制造"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不可企及的梦想。读了这期封面文章,了解到德国"工业4.0"战略与"中国制造"的关系,对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制造核心竞争力带来的创新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们津津乐道于德国人100多年前在青岛修筑的雨污分流的下水管道,我们把与德国合资生产某品牌轿车奉为"神车",我们以买一款"MADE…IN…GERMANY"的家用电器和灶具为荣……我觉得,"德国制造"能够木秀于林也许源于德国18世纪到19世  相似文献   

16.
4月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时表示,中德第四轮政府磋商将于年内在华举行,希望双方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推动高铁等领域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突破,拉动中德两国经济增长,为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此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于3月20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德国“工业4.0”战略在政府层面主导力推的机构--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一起跟随,并着力从政治层面解决对接和落地事宜。同时随行的德国“工业4.0平台”负责人、西门子公司董事西格弗里德·鲁斯乌尔姆(Siegfried Russwurm)直接宣称,德国在自身推进“工业4.0”战略的同时,有着强烈的“输出意愿”。  相似文献   

17.
王勤  温师燕 《亚太经济》2020,(2):36-43,150
在全球"工业4.0"的浪潮下,东盟国家相继推出了"工业4.0"战略,各国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相继出台。东盟国家之所以推出"工业4.0"战略,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推进国内经济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扭转或延缓"去工业化"进程以及重塑国际竞争力。东盟国家实施"工业4.0"战略,将迎来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但也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不同,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技术条件较为欠缺,各国劳动市场也面对"工业4.0"智能制造的巨大冲击,新工业技术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将引发跨国公司调整现有的投资布局",工业4.0"可能加大区域内的"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前的"德国制造"贴着"假冒、抄袭、粗制滥造"的标签,还被英国等发达国家排斥。而今,"德国制造"成功抵御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侵袭,并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而德国政府于2013年正式推出的"工业4.0"发展战略,更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我国今天的境遇和当年的德国有些类似,虽然努力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但是今后不管是要向制造强国迈进,还是继续维持制造大国的地位,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开始  相似文献   

19.
德国"工业4.0"理念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日本先后颁布"社会5.0""互联工业"等社会、科技、工业战略来解决积存的社会经济问题,推进本国新一轮发展,同时辅以相应的国际战略向全球扩展自身发展理念。这些战略彼此呼应,形成了明显的核心——外延框架体系,具有适宜性、全面性、技术性、系统性及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等特征。在接下来的战略制定周期,我国应丰富"中国梦"的技术内涵,增强其技术上的可评价性和可实施性;提高企业在国家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提出专门的智慧城市发展国家战略;利用各自优势,探索中日两国工业、科技战略的对接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产业革命将是颠覆式的,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会来,所以还是应该更多拥抱工业4.0大潮正在席卷全球。作为信息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工业4.0最终形成了终端需求、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完整链条,是人、数据、机器的融通与结合。面对互联网的日益蓬勃发展,美国加快制造业回流,并结合其领先的IT技术宣告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则希望能通过这次产业升级,重新夺回其制造业王者的宝座。而中国,也推出了"制造强国2025规划",希望借此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