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为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8%,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中央银行缴存8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2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6%,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增加到94万元。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  相似文献   

2.
面对巨大的贸易顺差压力和国内过热的投资趋势, 2006年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项货币政策也成为央行的常规调控手段。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3月对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由13%调至8%,同时还调低了一年期和两年期存款利率,这一举措把金融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文拟就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原因及下调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作一初步的分析。一、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背景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二级银行制度的产物,是指商业银行将存款的一部分以准备金的形式集中存放于中央银行的一种制度。其创设的初始目的是为确保银行体系不会因存款太多而发生清偿危机,保证商业银行能够支付客户存款的提取。30年代大危机后,准备金制度演化为中央银行限制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和调控货…  相似文献   

4.
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系统平稳运行有着显著影响,而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文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符合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实际的统计模型,并对2011下半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趋势进行统计预测,保守估计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至多出现三次调整机会,时间分别为2011年9月、11月和12月,上调空间预计达到23%。  相似文献   

5.
白可秀 《辽宁经济》2010,(10):66-66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保持金融机构对负债的清偿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和调控制度。因为存款准备金政策直接作用于以存款业务为代表的负债业务上,因此研究金融机构负债业务发展变化情况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及保证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讯     
《新财经》2012,(6):16-16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近三个月。此次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0%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是实施货币政策和实行信贷资金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由于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及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不规范,加之中央银行监管手段的落后,存款准备金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目使用不规...  相似文献   

8.
速递     
《新财经》2012,(6):16-17
资讯央行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近三个月。此次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0%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9.
杜林 《发展》2002,(3):71-73
货币政策工具是整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探讨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不能孤立地看待它。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尚低,经济环境的规则尚未完全市场化,而货币政策的内部又未能形成高度相关的传导机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必然是低效而乏力的。因此,在积极培育经济环境,努力塑造良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同时,还应对货币政策工具本身进行改造。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情况和问题:1.存款准备金。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一直较高,1985年降低了存款准备金比率,并将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定为10%,…  相似文献   

10.
警惕: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在流失──关于某县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等的调查杜永章财政性存款、金融机构一般性存款、缴存准备金都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至关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目前,据对某县4个金融机构财政性存款、一般性存款缴存情况的调查,存在的一...  相似文献   

11.
邱龙宇 《中国经贸》2014,(8):130-131
中央银行依托货币政策调控市场,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调控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式之一,与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一起调控货币政策,自我国80年代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比较分析中外存款准备金在功能作用、存款准备资产结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付息情况对比、准备金计提方式等方面,利用历史数据来说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情况,对现阶段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并提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例如差别对象界定标准十分模糊、配套制度不协调、会计科目不准确等。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提出相应措施,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84年起,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1998年3月份,我国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合二为一,比率下调到8%,对存款准备金做了一定调整,进一步理顺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增强了金融机构资金自求平衡的能力。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基层人民银行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误区,应引起高度重视。误区之一: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缺乏应有的认识,管理流于形式,陷于工作的误区不能自拔一些基层人行的经办人员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重要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掌握自身经营头寸、…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都存放在中央银行的特定账户上。二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了中央银行可以依托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行为。本文着眼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实施的动态过程,通过整理2011—2018年20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估计,考察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大型国有银行与中小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冲击与影响,实证研究证实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行为会产生显著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对不同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抑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差异,但是对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央行再收缰     
面对2011年首周超预期的信贷量,央行再度出手。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1年央行第一次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2010年,央行已经6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  相似文献   

15.
陈叶挺 《湖南经济》2000,(10):27-27
进入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物价降幅进一步缩小,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经济运行增势明显,且有望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当前应在继续坚持各项既定政策的同时,夯实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   今年中央银行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稳定发展。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手段有: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再贴现、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等。为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国家采取了下列措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存款准备金由现行的 8%下调为 6%,下调 2个百分点;继续扩大对金融机构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的流动性充足,银行贷款增长率虽有所加快,但仍主要受资本约束,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吸收过多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影响都不大,却能为中央银行理顺价格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提供了极好的机会。2006年后三季度应尽快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天津市法人金融机构2011-2012年的金融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详细分析基层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提高政策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宽 《魅力中国》2011,(20):354-354
从2007年至2011年3月这段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先后共计二十九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创下历史新高。短期内可以用货币供应量、货币流动性结构来评价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长期内由于货币政策时滞性的存在,可以用实体经济运行情况来评价政策效果,本文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教(CPI)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实行的时点法无时差准备金制度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给存款类金融机构留下了逃避缴存的空间,二是延后期长,存款的变动只能在下一个调整时点才能反映,这给中央银行调控带来很大难度。本文分析了以上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以2007年的货币政策效果为分析切入点,分析并评价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整的效果。笔者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个货币政策工具之所以没有像理论上所阐述的那样具有明显的效果,主要在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不合理,外汇占款抵消了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