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这种情况在一个历史时期内无法改变,因为将大量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之城市化过程是个缓慢过程,城市化进程过快,经济上无法承受,社会也无法承受。况且城市化也并非是绝对最优方案,世界经济发展证明,在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会进入非城市化时代,即城市向非城市化方向发展。因此,无论从近期与远期,我国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将是无可改变的现实。我国经济要有大幅度增长,必要条件是农村经济要有大幅度增长,即要求我国农村地区的国民收入将有大幅度增加,也就是农村地…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选择农村城市化从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向大中型城市的转移,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使农村人口逐步转变成城市人口,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二是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在原有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这将是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应走小城镇为主导的道路。对此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小城镇与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区域,包括县中心镇、区域集镇、农村集镇,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农村区域中心。大力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具有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打破了“农村一农民,城市一市民”的格局,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创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途径。按照十七大报告指明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及其技术路径,应当重点开展以下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如果只有城市现代化,没有城乡一体化,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真正成功。我们讨论农村改革,讨论中国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时候,最终聚焦到三个关键问题。第一,过去中国城市化的最大教训是什么?第二,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什么?第三,未来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如果能够对这三个问题达成一些基本共识的话,我觉得可能在城乡一体化椎进过程中,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消除很多重大分歧。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及其政策选择陈彤一、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与布局的社区特征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双重工业化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同时推进。双重工业化最终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未能同步,相当一部分农民难以被城市容纳,在工业与农业收入存在明...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节约土地的一种居民点形式.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占用土地约100平方米,农村人均约180平方米.城市化理应节约土地,但是,在中国城市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迅速推进中,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土地量不降反升.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快速扩张和农村新房建设双重占用土地.这种严重浪费与我国严重短缺的土地资源是不相称的.这正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特有的"准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城市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城市化问题将是中国长时期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是消灭农民的过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从总体上讲是完全彻底的,是不可逆的,中国的情况大不相同,由于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聚集和转换是不完全的,在此,本文提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城市化概念,并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对城市化的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当前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问题(一 )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化概念仍未弄清长期以来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 ,都把“农村城市化”、“城市化”两个概念混淆起来 ,即在谈论“中国城市化”问题时 ,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农村城市化”或“农村人口城市化” ;更有甚者 ,将“农村城市化”“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等同起来。这种概念上的模糊 ,对推进“农村城市化”带来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障碍 ,干扰和阻碍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实质上 ,“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佩义在《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一书中对城市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 (包括市镇、城镇 )、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化的具体过程 ,也是一个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经阶段 ,实质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城市化。当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收入的提高 ,是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应该说农村城市化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而且 ,农村城市化建设对于弱化城乡二元分割体系 ,并最终消除城乡差别 ,实现城乡两地的协调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我国农村城市化自 1980年以来已经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包含了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不同的学科对它下的定义也不同,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产业结构转变,认为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地理学家从空间的角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缩小而城市地区扩大的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出发,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考察,指出城市化是人们所经历的农村化向城市化的转变过程,概括地说,所谓城市化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或说,它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的集中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市,集镇,乡村以及三者之间联系的角度,提出了研究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新思路,即中国城市化道路是四层结构体系模式:第一层,现有城市的继续城市化;第二层,集镇体系的延伸城市化;第三层,农村社区递进城市化;第四层,村落居民生活方式的跟踪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驰  张荣 《农业经济》2004,(3):48-49
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一进程中,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土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农民如何增收,农村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崭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羁绊,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征收的视点切入,分析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住房体系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研相结合。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而现有城市住房体系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新农村,是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民进城:动力、阻力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得到了快速推进。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全国大约有1亿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当地乡镇企业工作,另有约1亿劳动力离开家乡到城市和沿海地区寻找工作。如果此类情况发生在其他国家,这两类人口将成为城市人口扩张的自然来源,城市化可望突飞猛进。然而,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2000年的约32%,近70%左右的人口仍然在农村。本文通过现实中农民进城的动力和阻力的分析,对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农民进城的动力——内部推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科教卫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因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讨论农业问题离不开城市化,因为人们似是而非地认为,发展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这样的思路走到今天,已经使得城市与乡村,农业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城乡之间的鸿沟拉大,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忽视农业,偏袒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失衡,使我们不能不回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思路:重视农业,并重新思考人为推动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市化的条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普遍意义上讲,城市化过程是人口相对聚集的过程,由于人口聚集之后的生存需要,也就相应地产生了经济要素的聚集过程,中国12亿多人口,70%生活在农村,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中,乡镇企业雇佣了绝大部分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乡镇企业及其雇佣劳动力没有向城市集中,而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我国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城市化率至少要低1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特点,农村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聚集并不是传统的以城市为中心,而是在农村范围内寻求自身的聚集中心,在广大农村范围内重点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村小城镇,实现农村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势在必行。首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然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隔离体制和城乡二元化结构,致使我国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虽然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不协调。突出表现就是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是促进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山东等四省619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职业流动和城市变换、家属随同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城市就业机会与自身人力资本的制约,农村进城就业人员从事的职业和就业的城市比较稳定,农村进城就业人员在配偶随同情况比本世纪初有所改善,但在小孩随同情况改善很小,配偶和小孩逐步随同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举家迁移的过渡模式。长远来看,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和放宽城市教育政策等对于农村进城就业人员举家迁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