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客户订单分离点的延迟制造再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大量定制(MC)生产模式及延迟制造战略,分析了大量定制与延迟制造战略的关系;根据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在供应链上所处的不同位置对延迟制造战略进行了再分类;最后对延迟制造的4种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和多目标决策算法的即时顾客化定制(IC)下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定位冲突消解方法。首先分析了最优CODP定位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从成本、定制化程度和时间等方面研究了CODP定位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价值工程理论,提出了IC生产模式下顾客价值的表达式,将顾客价值的功能因素数量化,综合运用价值指数法和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的优化算法,构造CODP定位冲突消解问题的优化算法,并给出该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最后应用该算法对某企业的典型案例问题进行求解,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将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重新定位,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探讨动态联盟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VOPPC)的时间控制问题,然后,基于延迟策略的VOPPC系统,针对如何进行有效控制,从管理的角度系统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从而达到对VOPPC系统的有效监控,降低了VOPPC过程的复杂性与难度,提高了VOPPC系统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制造模式下延迟策略的实施是让客户在有限的可选项中被动地选择业已固化的零部件来配置自己所需的定制产品,经常会造成制造资源的浪费.本文分析了传统制造模式下延迟策略实施的机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和应用所面临的困境,借鉴云制造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构架了云制造服务模式下延迟策略实施的框架模型,并研究了框架模型下延迟策略实施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云制造服务模式下延迟策略实施的关键问题,最后,展望了云制造服务模式下延迟策略研究的几个方向,研究成果为实施延迟策略的制造企业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延迟策略中客户订单分离点的内涵,分析了已有延迟策略绩效评价模型的局限性,研究了把平衡积分卡引入供应链延迟策略来改善供应链绩效的方法。最后,以供应链运作为纬线,平衡积分卡四层面因果关系为经线,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供应链环境中,延迟策略能有效结合时间竞争与成本控制方法,降低规模定制的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的时间延迟模型;认为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成本控制的延迟策略是通过重新设计产品或流程,延后产品的最后工序,强调在收到顾客订单后,再完成最后作业;提出产品混合配送延迟和产品延迟等延迟策略可以压缩供应链时间,强化供应链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供应链革命使企业在商业贸易中,必须采取快速的反应策略。在供应链条件下,企业较为理想的商业运作应对策略主要有快速反应型商业运作模式和延迟反应型商业运作模式。企业运用快速反应型商业运作模式作为供应链革命中的一种应对策略时,需要借助于"客户配置选择板"得以实施。在快速反应型供应链中,生产延迟和物流延迟是最常见的两种延迟运作方式。最后还强调了运用快速反应策略时会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延迟研究文献对延迟制造下供应商毗邻于制造商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的很少。这种地理毗邻现象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制造商实施延迟制造策略所决定的。由于制造商的支配地位,能够促使其他供应链成员做出调整以适应延迟制造策略,而供应商地理位置毗邻于制造商是缓解产品定制化和运营绩效矛盾的一个合理方案,可以减少产品定制对制造商运营的不利影响。地理毗邻有利于原料及零部件快速可靠的供应;有利于企业间知识的共享和双方紧密的学习交流;有利于企业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制造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丰田公司和戴尔公司延迟制造的实践为地理毗邻现象的分析提供了例证,给制造商实行延迟制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面临需求、市场环境、宏观政策等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时,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动态价格策略来增加利润。随着这种策略的广泛应用,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而导致市场低迷。本文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合同设计理论,考虑厂商在面对这些可能延迟购买的消费者时,如何决定价格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厂商通过动态定价无法对高保留价格的消费者实现完全的价格歧视,但可以通过一个返还的合同设计最大限度地获得这些高保留价格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最后,通过比较价格歧视与返还合同下的利润,指出差别定价和返还合同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不确定环境中,探讨专利权体制下实物期权与创新竞争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刻画了两个对称企业在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进行创新投资的最佳策略。企业间的竞争并不一定损害延迟期权的价值,相反,企业对引发专利竞争的畏惧使竞争的影响内在化,进一步提高了延迟的价值,推迟了投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