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4,(6):19-19
我每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孩子亲一口。今天我亲孩子的时候,感觉孩子身上有股味道,可能是天热吧,我就问他:“宝贝,为什么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孩子答:“爸爸,我过期了!“星期天回家看见侄子在家写作业,我问他:“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啦,你居然不用催就写作业了。”侄子看着我说:“老师说下次考试,谁的分数提高了,就给他冲Q币。”  相似文献   

2.
朱勇 《理财》2006,(10)
我明白“富不过三代”的道理,我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财产让孩子不劳而获。我给孩子的最好的遗产,就是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我相信,只要孩子们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其他的东西也都能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去获得。因此,我能够接受开征遗产税,我也相信这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用努力奋斗就拥有很多财富,坐享其成。作为一个合资企业的高管,因为常年高负荷的工作,我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格外担心,也一直非常关心遗产的问题。听说我国要开征遗产税,我其实也不是特别反感,毕竟欧美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征了遗产税,我…  相似文献   

3.
林一鸣 《金融博览》2009,(24):84-86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都会把最好的给予孩子,特别是90后的新一代,从小就在这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环境中生活。  相似文献   

4.
刘锴 《时代金融》2014,(9):39-40
姐姐是位中学教师,一起聚餐时,时常听她抱怨,现在的孩子只会花钱,根本不会挣钱,更不知道挣钱的辛苦。听久了,心里便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因为我也是母亲,家里也有一位刚刚上小学的孩子。如果我现在教育不当,将来孩子就可能成了“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的“出纳员”!--而且我发现,现在很多家长普遍缺乏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导致很多“公主”、“公子”不懂理财。  相似文献   

5.
提起“得体”两个字,使我想起至今记忆犹新的一见件小事。多年前,一位储户急匆匆地来提前支取马上到期的定期存款。他虽然很急,但脸上却流露出按捺不住的喜悦。我把钱交给他后,他自豪地说:“孩子考上了大学,这是给他用的!”看到他高兴的样子,我马上接了一句:“你孩子考上了大学  相似文献   

6.
面对挑战     
去年的最后一天,我刊的连载漫画人物“大刘”问他儿子小刘,“明天就是新世纪了,你有什么感想?”小刘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又长大了一岁!”孩子的头脑近乎透明.还不会如大人们那样绕许多圈子,绾许多花子,只是直白地说出眼前事,就如《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快嘴的孩子。千禧年的礼花落下之后,  相似文献   

7.
久违的一场降雪,街头巷尾悄然间出现了座座小“雪人”——我亲切地称之为“雪孩子”。 纷纷扬扬的雪花是你的歌声,落满我的衣裳,我不愿拂去;潇潇洒洒的北风是你的目光,扫尽我的忧郁,我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8.
江南 《科学投资》2005,(2):64-64
有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花钱没有计划,每个月的零用钱不断上涨。其实.孩子的习惯是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息息相关的,要孩子会花钱,就得从小进行恰当的理财教育。我也是从女儿上初中开始,就帮孩子在提高“智商”的同时.也提高“财商”.让孩子自己理财。  相似文献   

9.
《投资与理财》2018,(6):34-35
“书中自有黄金屋”,很多父母抱怨,我自己炒股都天天亏,我自己都不懂理财,我怎么教育孩子理财!没关系啊,我们还有书。在众多关于孩子财商教育的书中,记者选了几本推荐给大家。《富爸爸穷爸爸》该书讲述了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李主任,把孩子交给你,我们一百个放心!”“他李姨,你可把我的孩子教育过来了,让我们怎么谢你呀!”这是吉林市湘潭储蓄所两名后进青年的母亲拉着所主任李淑贤同志的手,说出的发自肺腑的感激话。  相似文献   

11.
孩子她妈     
赵云 《云南金融》2009,(5):66-66
孩子她妈是云南省怒江州白族人家的女儿。20岁刚从卫校毕业就嫁给我了。为此,她常常抱怨:“太划不来了,这么早就嫁到你家受苦受难!”我就逗她:“谁让我这么有魅力啊?!”“有魅力个鬼,还不是占着你那支笔会骗人!”  相似文献   

12.
游戏人生     
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子一点点长大的.大家都玩过一种游戏叫“捉迷藏”,有的孩子很会藏匿自己,让其他小伙伴找不到.如果把这种游戏演绎成成人版的人生,你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一生“藏匿”起来.“我不想让别人干扰我的生活 ” 、 “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我不想打扰别人”,这些想法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心里常常冒出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齐鲁珠坛》1998年第五期,第7页《智力训练答案》,五、我说你猜(二)8.分梨:15个孩子,48个梨,有误。“分梨”题是这样叙述的: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分一盘梨,每人三个剩三个,每人四个差三个。共有几个孩子,几个梨?这是一道小学算术中的“盈亏问题”。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些人说:幼儿不能学珠心算,因为他还不理解数的概念,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幼儿的记忆特点是和成人不同的。比如说当孩子第一次喊妈妈时,他(她)并不理解妈妈是爸爸的妻子,但是孩子记住了,后来自然就会理解,请问您的孩子第一次喊您妈妈的时候,您是不是告诉孩子,我的好宝宝,你现在还不能叫我妈妈,因为你还不理解什么是妈妈,等到你理解的时候再叫我妈妈吧。我相信您一定不会这样做。因为这就是幼儿的记忆特点。又如:我们成人在认字的时候是分解记忆,如“科”字,禾加斗是科。相反,幼儿的记忆是整体记忆,对他(她)来说,“科”就是这个样…  相似文献   

15.
阿愚 《理财》2005,(6):89-89
有三个人获刑三年,在他们刚被关进监狱时,监狱长允许他们每个人提一个要求。美国犯人爱抽雪茄,他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爱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作伴。而犹太人却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后,美国人第一个冲出监狱,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声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在要烟时忘了要火了。法国人出狱时,手里抱着一个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在她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犹太人出狱前,紧紧地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保持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这…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美女作家卫慧在《我的生活美学》中写道:“我也许无法回答时代深处那些重大的问题.但我愿意成为这种情绪化的年轻孩子的代言人.让小说与摇滚、黑唇膏、烈酒、飙车、信用卡等共同描绘欲望一代形而上的表情。”卫慧所谓“欲望一代“大约是指比她小的那些“80后”、“90后”们.他们“没有上一辈的重负,没有历史的阴影”.  相似文献   

17.
我今年50岁,入党29年了,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到全国金融劳动模范,我的成长归功于党的培养。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唯一的追求,就是实践入党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让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闪光,为党旗增添光彩。 从部队荣获“集团军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南京军区优秀志愿兵”,到转业银行工作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金融劳动模范”、“中国人民银行先进工作者”……参加工作32年,我获得各种荣誉证书39本。 在部队,我当过通讯员、理发员、报时员、给养…  相似文献   

18.
玄圭 《中国信用卡》2006,(4S):71-72
我九岁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了问题。暑假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终于鼓足勇气问父亲:“是您不爱妈妈了,还是妈妈不再爱您了?”父亲惊讶地看了我很久,低着头说:“孩子,都是我的错,我,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他的回答让我很愤怒,母亲既漂亮又能干,难道还有谁会比母亲更出色。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神州大地,普天同庆。轻轻叫一声“母亲”,您的孩子——我,脸心发红,心潮难乎……自我降生到这红色的土地,就  相似文献   

20.
妻的储蓄情     
妻在储蓄所工作12年了。为了赢得更多的储户,妻特别注重窗口服务。因此,多年来.妻的服务用语练得特别“溜”。“您好”、“请稍候”。“欢迎您再来”等服务用语已成了妻的口头禅。我常夸妻是个文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