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云辉 《全国商情》2007,(2):7-8,24
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资源构成,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文化资源可分为历史名人、古迹名胜、特色物品、非物质遗产等。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走依托载体、市场化开发和政府扶持、多方推动的产品开发之路。坚持因地制宜、整体与重点相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通过项目开发模式、资源的单体开发模式、节庆开发模式和运营商开发模式等实现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继承其中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亦应注重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本文在对陕西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秦文化旅游资源的五大策略,包括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旅游资源相结合,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加强秦文化旅游地的区域合作及增强秦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本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辽宁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提出了本土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机制,包括创新文化资源开发观念、创新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本土文化资源传播方式和完善本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  相似文献   

4.
天津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代历史化是天津城市化的主要特色,具有较强的历史化价值与旅游价值。资源的个体弱势和整体优势都比较突出。利用与保护天津近代历史化资源应改变以往的方式,要以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大旅游的发展方略开发。社会动力旅游发展模式是天津近代历史化资源开发较好的方式。此模式能充分发挥资源与天津城市整体优势,提高社会经济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本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辽宁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提出了本土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机制,包括创新文化资源开发观念、创新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本土文化资源传播方式和完善本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  相似文献   

6.
贵州丰富的土地和矿产资源是贵州发展的优势所在,贵州应努力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并积极发展金融市场,走以资源换资金的资源证券化融资道路。实施资源模式的对策取向有:完善资本市场,培育成熟的证券中介机构;加大资源勘察力度,对贵州省资源可开发程度和经济适用性进行排序,提高投资者对资源开发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制定和实施资源证券化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目的是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本文结合怀化五溪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西佛教旅游资源可谓丰富,由于佛教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要同时考虑化认同与化差异的影响,在对外宣传及从业人员主要是导游的培养上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灿烂中华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佛教旅游资源的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源若要发挥内在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财富,只有将其转化为文化品牌,而这需要经过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聚集——特色文化品牌的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河南省文化资源若要实现这种飞跃,需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资金投入,强化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和集聚效应,加快培育河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全方位培育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目标定位 ,应确立全新的“泛财务资源”配置理念 ,追求企业诸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模式下的企业经济、社会价值最大化 ,扬弃“资本至尊、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 ,树立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并重 ,并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主动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本的新型理财思想 ,立足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泛财务资源”配置优化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Moran's I指标发现,中国各省内部县与县之间的教育财政配置存在明显的聚集效应。对聚集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聚集效应受到经济、财政和人口迁徙聚集效应的影响,经济聚集、财政资源聚集和人口迁徙聚集对教育资源空间聚集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的,说明这三个因素都对教育财政资源的空间聚集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不同因素的溢出效应强弱不同,经济聚集对教育财政资源聚集的溢出效应最强,其次是财政资源聚集,影响最弱的是人口迁徙聚集。  相似文献   

12.
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路径选择就是: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构建"一轴、一圈、四片"的省域城镇布局;因势利导,加快城市圈、都市圈和城市带、都市带建设的步伐;统筹城乡发展,走工农业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走经营城市的道路;培植和壮大城镇经济主导产业;着力进行资源性城市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的重要理论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作用、发展趋势和合理利用等理论,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二元发展理论对研究我国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中具有一般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资源,而资源就其形式来说大致可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4种。单纯以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大量投入来谋求经济的发展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曾经走过的道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把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本对教育、人力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企业具有独特的企业性质,技术人才高度集中,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例高,企业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开发是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重要后环,面对原有企业没有按其特点运行,造成人员流失,创新力下降的问题,建议在分配机制上,推出技术人员发明权入股;在激励机制上,以工作激励,成就激励为主,辅以待遇激励的原则;在领导方式上,采取低任务方式,为人才留有创新空间;在企业化的创建上,以培育创新型企业化为主,形成富有挑战精神,灵敏自由的创新氛围,只有按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才能增强创新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在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发展观念偏差,资金来源等方面非均等化问题。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资金来源,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物质载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均等化;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交流,奉献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营中的政府角色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政府间的竞争。城市要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需要运用城市经营的理念。城市经营的内涵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它不仅仅是经济资本的经营,更重要的还包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经营。在城市经营中,城市政府应担当起城市发展的规划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和服务者、社会保障制度网建立者、社会资本的培育者等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视域中秦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经济视域中的秦文化研究亟需在文化经济学层面开辟出一些相对具体的研究领域。一是秦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挖掘与重塑问题,应从现代性角度挖掘秦文化的内在人文精髓,正视其深层中的秦文化圈与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大关中经济圈具有内在契合性;秦文化的相关研究应该立足于大关中经济圈的现实,从文化资本角度为大关中经济的腾飞打造坚实的文化根基;三是秦文化自身的产业化问题,秦文化圈具有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从经济与文化交叉的角度深入作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问题;四是区域间跨文化经济交流合作问题,秦文化研究应在跨省际、跨区域的横向文化交流合作中对其内在关系进行宽领域、多视角的全面研究;五是在研究中引入新范式问题,应有效借鉴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等一些新的分析范式,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江苏和安徽两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差异。在此背景下,安徽省无论在人力资本存量还是人力资本流量方面,都落后于江苏省。安徽省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资本的视角与劳动的视角--企业理论研究的两种角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本的视角是指将资本视为企业核心要素,以资本为中心来建构企业理论,维护资本所有者利益的研究角度。劳动的视角是指将劳动视为企业主导要素,以劳动为中心来建构企业理论,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研究角度。企业理论研究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其选择应该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潮流;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其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是劳动视角的;劳动视角与资本视角之间存在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和空间,应该在坚持劳动视角的前提下兼顾资本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