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ABS)是金融创新浪潮中新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是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文章首先讨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2.
刘春兰 《企业经济》2004,(12):161-162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现有条件下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停止了福利性实物分房制度后,我国住房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银行对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普遍开展起来。截至2002年9月,我国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7423亿元,而截至2000年6月,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为2130亿元。随着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增大,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建立住房贷款二级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建设银行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了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申请。本文主要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开展的有关问题加以论述。住房抵押贷款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良好经济环境。首先,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而言,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为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住房消费需求巨大,仅解决住房户的庞大的资金缺口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住房抵押贷款来解决。因此,我国的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住房抵押市场的发展、投资需求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角度分析了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及实施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价值和成本分析,结合我国相关会计、税收和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本文首先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国内外发展的应用模式和产品设计工具,同时结合中国目前的住房市场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现状,对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行了方案设计,建议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首选模式为表外模式和信托型SPV,证券化工具采用担保抵押债务(CMO).最后,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前偿付风险和收益进行分析,在分析发起人、SPV和投资者收益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使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收益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日趋成为热点的话题。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却引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担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到底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推手抑或是黑手?为探寻这一问题,文章将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内涵及其流程进行说明和法理剖析;同.时对我国所采取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进行介绍,并与国外模式进行比照分析;最后结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风险控制方面的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条件尚未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构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以下简称一级市场)创造住房抵押贷款,为住宅产业输入金融资本;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以下简称二级市场)买卖住房抵押贷款,为一级市场开辟融资渠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有机的住房金融市场。目前国内一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二级市场基本没有起步,住房金融市场还不完备。发展滞后的二级市场必将成为一级市场发展的梗塞,并制约住宅产业发展。因此,构建二级市场已经成为国内住宅产业和住房金融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王世波 《企业经济》2005,(3):187-188
虽然中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应该看到购房主力还是抵押贷款,所以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这潜在的危险羁绊了房产业的大发展;本文试图介绍一种新的金融方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从其效应分析、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指出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