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源互补与合作是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俄罗斯在科技研究与开发等领域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前苏联解体后国内社会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化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俄罗斯科技人才通过中俄政府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协议或其它途径来华从事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技术活动,成为俄罗斯对华人力资源输出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俄人力资源输出多数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森林采伐业、商业服务业、医疗等行业,为其提供高级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等,对俄人力资源输出和合作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对于开发俄罗斯资源、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改善,双边经贸关系持续向前推进。其中,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技术贸易取得重大进展,其对提高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与质量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研究中俄科技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有助于总结中俄技术贸易的经验教训,促进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升级。一、中俄科技合作及引进俄罗斯人才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中俄科技合作在政府间和两国相应部门间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间合作是中俄两国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由双方科学技术部主持,通过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一年一度的科技合作分委会例会,保持经常联系,跟踪执行情…  相似文献   

3.
科技人才是区域竞争的焦点,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西安要振兴经济,必须做好吸纳科技人才的工作。本文对当前西安吸纳科技人才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在吸纳科技人才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吸纳人才能力不高、年龄结构断层、人才流动率大、人才短缺和闲置并存等问题,提出通过创造良好环境、政策导向,确立科技人才的使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以及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协调合作等对策,来解决西安在吸纳科技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吸纳人才,珍惜人才,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促使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2015,(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日益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科技人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科技人才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黄金时代。在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际,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实现对俄科技合作跨越式发展,对黑龙江省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中俄科技合作的潜力如何?如何扩大黑龙江省对俄科技合作?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一、中俄科技合作的现状中俄科技合作源于1991年原苏联解体之后,是在原中苏两国间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2年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1994年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建立面向21世纪的伙伴关系。1996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制度正式启动。从此,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俄边境和区间合作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从交通、农林渔、轻工和科技工业等几个方面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后贝加尔和远东地区在中俄边境和区间合作中的经贸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7.
中俄农产品贸易在近些年发展迅速,通过分析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介绍了中俄贸易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俄罗斯农产品贸易壁垒严重、中国的农产品质量较低以及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缺乏政策支持力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科技基础雄厚,在航空航天、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多领域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是我国与其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础。中俄两国科技合作历史悠久,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应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创新科技合作方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及重视信息交流等措施,继续深化中俄科技合作层次。  相似文献   

9.
一 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化运行的环境 (一) 舆论环境 目前,我国很多人对俄罗斯科技水平的认识存在误区。该问题的形成与我国诸多新闻媒体对俄罗斯科技水平的片面宣传有关,这种非全面宣传的消极后果,不仅给广大民众造成了俄罗斯科技水平落后的印象,而且也使不少科技工作者对俄罗斯的科技水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为此,我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应加大对有关俄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政策、法规和  相似文献   

10.
普京总统再次就职的演说中提到:“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结合两国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开动脑筋,将中国的潜力用于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崛起.”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大国、科技大国、重工业大国,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电子产品生产中具有全球性竞争优势.两国在经济互补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空间,这为发挥中国的优势开展中俄合作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多年来,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中俄经济战略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加强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及深化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与贸易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利用能源资源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在国际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东北亚战略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俄罗斯在其能源发展战略中更加重视亚太市场.为推动中俄能源合作长远健康发展,我国应积极适应新形势,坚持互利共赢原则,抢抓俄罗斯入世机遇,创新能源合作模式,推进中俄能源合作全面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作为我国第一大边贸伙伴,中俄边境贸易在我国边境贸易及中俄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俄贸易合作的加强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在中俄边境贸易中推行本币结算,既是促进中俄两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中俄双方金融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促进人民币区域化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经济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的俄罗斯政治经济战略势必波及中俄经贸合作,进而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文从贸易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合作方面,基于计量模型剖析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过程及关联因素。研究表明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提升了中国在俄贸易伙伴国中的地位,促使俄与中国产能合作的意愿强烈,直接投资和产能合作逐渐成为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动力;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罗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中俄政治关系对贸易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提高中国对俄罗斯投资、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在俄罗斯进口比重的机遇期,亦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经济强势崛起的俄罗斯和经济体系全面崩溃的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均有重要影响,在与其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中国恰到好处地拿捏平衡其中的大国利益边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俄区域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经济大省,近几年在政治、经贸、科技、教育和文化等主要领域与俄罗斯展开合作,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程度日益加深。但须指出的是,广东省与俄罗斯贸易额占中俄贸易总额的比重和广东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都相当低,合作的方式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双方关系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两地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当前双方合作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俄罗斯是广东省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目标市场,从经济结构上看,双方互补性很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未来双方须抓住机遇,采取必要措施落实省州之间的地方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推进各领域合作,并以此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双边旅游合作、科技合作、劳务合作现状的阐述,分析了中俄服务贸易合作的制约因素包括:"中国威胁论"仍有一定市场,双边服务贸易发展明显滞后于货物贸易,俄罗斯经贸环境不够优良,中国高端服务贸易人才稀缺.提出加强两国政府间交流与合作,拓宽双边服务贸易合作领域,加快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两种主流观点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俄罗斯外交战略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行经济外交,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所处的地位,可清晰地显示,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并不滞后,真正滞后的是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目前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还不会影响中俄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滞后论”、“滞后的经济合作关系必然影响中俄整体合作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宋魁 《中国市场》2011,(7):87-95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方利益的交汇点。我国应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俄罗斯提出的油气合作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做到既谨慎行事,又不失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及石油公司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优势。本文从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推进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对策建议,如制定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规划、加强中俄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地区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国,与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能源互补。目前,由于世界政局的变动,俄罗斯将目光转向中国,而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还比较少。中俄能源贸易过程中仍存在俄罗斯国内外商投资环境差、中国能源企业规模较小、中俄能源合作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中俄双方应重视能源合作;中国企业应加大对俄罗斯的投资,制定对俄能源合作的整体规划,以创造有利于能源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环境,促进两国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近几十年以来,两国建设性伙伴关系逐步上升为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步步登高的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发展迅猛,并有异军突起之势.本文就中俄科技合作方面提出了几点经验和体会.首先本文论述了中俄科技合作发展的现状;并且就发展的状况及中俄科技合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和谐发展中俄科技方面的合作提出几点建议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