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前言审计作为保障财务报告准确性和透明度的关键工具一直备受关注。审计师在履行其职责时需要做出一系列关键判断,以确保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审计职业判断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审计风险、设计审计程序、评估内部控制、判断会计估计和发现潜在的不当行为,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成果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但在实践中却面临许多挑战,审计师必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同时需要考虑复杂的审计标准和法规、客户的经营环境和行业特点,以及审计事务的特定情况。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审计的模式,为审计职业判断和程序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陈明旻 《发展》2012,(5):105-105
在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成为一项重要的审计程序,而审计职业判断是确定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就注册会计师如何运用审计职业判断评估和识别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风险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模型化将外生的零散化的审计风险转化为易为审计师控制的内生变量,通过对内生变量的控制实现外生变量的目标。文章整合审计风险模式,认为合理设计审计判断专家系统能有效缩小审计风险决策中的判断偏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4.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对其审计意见的正确与否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审计判断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审计师的审计判断能够影响到审计的服务质量和审计服务的效率.而审计判断偏误研究属于审计判断非常重要的研究范畴.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认知过程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审计实务,指出审计人员在审计判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审计人员判断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判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和对缺陷严重程度的划分,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核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衡量标准包括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重要性水平的评估需要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审计证据的性质和来源以及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会影响审计师的重要性判断。本文提出从三方面提升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水平判断的合理性,即借鉴财务报表审计重要性水平判断的基准、向报告使用者披露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水平以及通过认知重组降低审计师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7.
张峰 《特区经济》2014,(7):227-229
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关系到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风险的防范以及审计的成败。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是一个数量门槛或金额临界点。本文研究了重要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找出了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和声誉、审计师的素质以及利害关系人等几个影响重要性水平确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审计技术中的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依据审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标准,在审计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客观审计对象和主观审计行为作出的合理的认定、评价和决策。它是审计人员能力、意识、经验、道德等主观要素的有机统一和外在表现。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表现为一定成果,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应是审计人员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审计风险的衡量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代审计模式下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它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重要性是衡量审计风险的一个客观尺度。而如何评估重要性水平是一个很难的职业判断。研究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原则,无论对审计理论还  相似文献   

11.
陈春平 《中国经贸》2012,(10):281-281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审计风险的不断扩大,审计人员要想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不迷失方向,抓住实质要害,做出客观的判断,就必须在审计业务中真正实现由过去简单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理念向“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理念转变,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即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独立审计是提高会计信息可信性和缓解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而职业声誉是市场衡量审计质量的便捷标准,CPA职业声誉的损害是否会削弱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本文以银广夏事件作为研究切入点,发现银广夏造假公开日和中注协宣布将对中天勤进行严肃查处日其审计的其他上市公司异常报酬率显著为负,异常交易量显著不等于0。职业声誉损害的负面作用在中国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企业管理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管理审计有助于促进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企业管理审计模式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合格审计人员是管理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管理审计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审计模式是否科学,而是在于管理审计人员素质.这种新职业类型需要在培养渠道、职位权限、薪酬待遇、职业考核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做出相应保障才可能得到顺利发展.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军队审计职业道德是军队审计工作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文章从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胜任能力三个方面探索如何提高军队审计职业道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吕榕 《魅力中国》2009,(27):18-19
革故鼎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与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审计领域也与时俱进,相继出台了新的准则、规范,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大局,已是箭在弦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会计职业判断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独立性的含义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以相应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一般认为,客观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事实为依  相似文献   

17.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它具有以下特点:审计目标是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同时考虑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以评价审计风险为导向性目标并指导审计的全过程.审计风险模式不等于风险导向审计.只有在其运用于审计全过程时.才是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18.
审计判断绩效就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也是衡量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考核审计部门与审计人员业绩目标的基础。审计判断绩效是以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人员的工作成绩,也是审计人员审计判断的最终成果。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因素包括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如何结合高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会计标准制度模式的转变,会计职业判断已成为会计发展的趋势.文章从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对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因素,会计职业判断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证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会计中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而会计标准日趋简约,因而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增大.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核算、分析的全过程,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会计职业判断有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针对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会计人员、会计环境和会计教育提高我国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