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为了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试图探索村镇银行在战略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为了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试图探索村镇银行在战略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完善"三农"金融服务,国家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其中设立村镇银行是重要的一环。村镇银行的大量新设,积极改进了县域金融供给,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村镇银行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如何促进其未来的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前期的主要研究多是针对村镇银行经营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或国际经验展开,对村镇经营管理具体实践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部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村镇银行经营实践中的发展战略、股权构成、市场策略、机构设置、营销机制、激励约束等方面。通过剖析当前问题,提出了促进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在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处于初创阶段,各方面关系尚未理顺,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唐县汇泽村镇银行为例,通过分析其个体发展状况,揭示村镇银行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村镇银行,从试点到扩大至全国各地已历时两年多。随着村镇银行的发展,其监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有可为,但2022年部分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暴露出风险背后的法律规则滞后和阙如。随着部分村镇银行逐渐劣变为高风险金融机构,以“兼并重组”为主的“改革化险”或非唯一解,而以“完善法律”为主的“法治化险”或可与其并行不悖。经检视,村镇银行在股权管理、经营范围、内部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的法律规则不尽完善。为此,亟须重塑银行股权规范、明确业务经营范围、完善内部治理架构、优化外部监管体系等,通过建立长效法治保障机制以达到“法治化险”之目的,进而促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新生力量,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2007年以来,村镇银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种种障碍。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中,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经营风险、监管难度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低,而经营效率比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高,同时兼顾我国实际,本应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但是目前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初期,应以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为辅,并逐渐过渡到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按照银监会的发展规划,我国村镇银行于2007年在全国开始试点工作,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黑龙江省成立第一家村镇银行,截至2011年6月,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达到13家。在对黑龙江省已有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制约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结合国内外成功村镇银行发展经验,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力求能够为黑龙江省村镇银行顺利开展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立法动因和市场最新发展,阐述了美联储对银行控股公司的持续性监管、监管评级和监管协调,详细分析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有关银行控股公司的改革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金融集团监管和银行控股股东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达国家中,不同的制度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金融经营模式,其中金融控股公司在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而在欧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金融公司的发展已经起步,但依然存在着需要清除的诸多障碍,并亟待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自十九世纪以来,受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美国在银行业综合经营问题上,立法制度几经变迁,最终定型为现行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美国的银行可以依法有限度地介入不动产、股票投资、证券投资、经纪、承销等领域,在资产证券化和信托等领域则有着更大的经营权。历史上,美国国会对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综合经营可能产生的反竞争后果长期保持了高度警惕,并针对银行业综合经营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与限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银行业综合经营立法和监管的发展演变,得出以下启示:竞争、反竞争与风险防控一直是银行业综合经营立法的核心考量;适时立法,及时回应或指引银行业综合经营的集团化发展;根据立法现状,渐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舒兰农村商业银行自2011年8月改制挂牌后,紧紧围绕人才战略、科技战略、法制战略和文化战略,坚持“农民致富银行、社区兴业银行和微企成长银行”的市场定位,扎根“三农”领域,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各项业务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竞争战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舒兰农商行竞争战略选择进行重点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控股公司与附属金融机构交叉持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交叉持股没有明确的规定。现实中,金融控股公司与附属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复杂的交叉持股关系,利弊皆有。本文对金融控股公司中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和非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立法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联合背景下控股公司的迅猛发展,对以单一公司为模版的传统公司法理论与实践带来巨大挑战.原本以资本多数决为核心的股权平等原则,成为控股公司干预从属公司经营的合法工具;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原则蜕变成掩盖控制权滥用行为的面纱;而公司契约论又为控股公司逃避法律义务提供了借口.传统公司法基本理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在控股公司法律实践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制度失灵的矫正急需理论上的创新与制度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据银监会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改制组建并开业的农村商业银行共计590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468家,农村合作银行122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各项业务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但随着金融改革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金融创新及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型发展,稳步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揭示了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难点,提出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确的战略选择是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银行国际化的四大战略选择: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分析了这些战略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和实施条件,提出了银行国际化五种行为路径的演变轨迹和主要特征。通过考察数家国际银行近20年间银行国际化历程,发现所归纳的路径类型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19.
20.
论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银监会推出了《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吉林做为改革试点,按照总行、省行、市行"三级督导",县域支行"一级经营"的事业部管理架构,率先进行了改革,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运作,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实现了机制的顺利转轨,各项业务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制约因素,本文以辽源农行为实例,对此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