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统一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营权,是指非土地所有人依法取得的对土地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本文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则和应把握的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对2007年10省30县田野调查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运行现状的描述为前提,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现状的现实成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与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相关制度的几点建议,以寻求其实践困境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物权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如何协调统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能否彻底物权化的关键,2007年3月出台的《物权法》对此进行了尝试,然而遗憾的是物权法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物权化却不是那么彻底。本文从物权法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所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能够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有助于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稳定和完善,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兰萍 《农村经济》2003,(8):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下称《土地承包法》)于 2 0 0 3年 3月 1日起已正式实施。《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确认有关农地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保障农民拥有长期的承包经营权 ,以期实现 :①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 ,使农民树立对承包经营权的预期信念 ,进而形成有效的农业投入和积累机制。②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 ,实际上是强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强度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是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转让中的保护问题。具…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不足,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性不强。现实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受限于其权利性质的不明,而且受到自身权利矛盾和农田模式相对滞后的制约,同时还有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羁绊,欲增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自由度,必须从其自身和诸多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研究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下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分析法。研究结果:在梳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有关小城镇土地产权内容的基础上,剖析了小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负面效应,提出了小城镇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思路,从制度政策评估的角度考察了小城镇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和改革设想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仅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直接产生影响,而且对小城镇发展的市场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就业、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难点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难点二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与完善市场流转机制.、慎重对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立法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抵押自由受到发包方与集体成员的干扰、抵押客体界限模糊、抵押变动规则不明晰等,不利于农民有效融资。本文基于自由、平等、效率、秩序等多元价值目标的体系化考量,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主体、客体、变动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的价值理念上,尤须转变法律父爱主义思维,确立农户成员的物权主体地位,废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中的发包方同意权和本集体成员优先权。在微观的规则设计中,农户成员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人,不得附加稳定的非农职业和收入来源之限制;只有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金融商事行为时,抵押权人才应为金融机构;不应对抵押土地的性质、取得方式及面积大小设限;抵押登记宜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抵押权可以通过折价方式实现,而抵押权拍卖、变卖的实现程序应为非诉裁判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广东省的全面小康: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加速,就会影响全省小康建设的进程。而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民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不再凝固化,对城镇化进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完善产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中的难题,通过分析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现状和问题,建议取消乡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保留村、组和共有三种集体土地所有权,提出了规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改革和完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现行土地权利体系已难以适应土地市场发展的需要,要解决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明确所有权主体和职能的前提下,强化土地使用权的地位,理顺多种形态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成本,促进土地有偿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产权制度设计具有在体制内激励个人与集团的功能.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进行的渐进式经济改革",实践中的"产权"设计需要在法学理论层面对之进行梳理.我国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利弊与农民财产的市场化问题一直在争议之中.在房价暴涨,危及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政府以金融、行政手段对房价进行调控,上海市明确"土地使用权限到期后由出让方收回",是否合法合理?在探索农村土地入市的过程中,重庆市户籍改革对农村的宅基地以"地票"制度入市交易,实现权利的变现,这一创新举措是否符合法理?文章立足经济法价值论,对土地产权设计的法理价值及上述政策得失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5.
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法理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并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遵循渐进性改革路径来看,应主要从区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走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权法律性质定位的误区、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规范装置、处理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征收中关系4个方面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一味的“做虚”和“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乃是忽视其应有的体系效应和实践本质,可能给具体微观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7.
规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目前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就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和权能、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和产权转移审批管理、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地价评估体系、征地补偿标准改革、土地收益分配与使用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达到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维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者的合法权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完善集体土地产权保障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农业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则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已进入经济活动中心.但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太完善,为此,改革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民的集体权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分析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集体土地使用权特性进行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益物权。借鉴英国地产制度和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制度,作者今提出我国集体土地物权体系的构建应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