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仍有其必要性。原有税收优惠政策已不适应目前税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应从吸引投资、鼓励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和引进人才等方面着手,合理调整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
《税收与企业》2002,(2):15-17
本从世界各国税收促进后进地区经济发展借鉴研究出发,探讨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西部大开发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支持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正式实施。近10年的努力,有效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经济均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伊始,针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面临的两大抉择是:优惠政策是否应当延续?现行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评估现行优惠政策的效果是否符合设计初衷,判断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数据分析显示,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既有积极效果,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扭曲效应。本文在实证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出西部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延续并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税收工作既责任重大也大有可为。可以说,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人,是人的素质,人的积极性,特别是随着形势发展越来越快,税收任务越来越重,宏观调控对税收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队伍的状况已成为实现税收事业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入手,正确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积极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充分发挥了金融业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化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10年来我国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主要特征、政策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家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务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区域规划批复情况,提出了保持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实现税收优惠政策多样化、税收优惠点面结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的位置,广西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点与西部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西部大开发对加快广西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广西的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怎样运用税收手段,引导国内的大量游资特别是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投向重庆新办企业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而最近在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出台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则再次启迪我们:税收政策的设计与选择关键在于科学构建税收新优势,合理制定促进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谨慎让税政策。  相似文献   

9.
要搞清楚税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必须首先弄清楚税收与西部大开发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讲,税收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国家实施西部大力发离不开税收,税收增长也离不开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评价及调整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现有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和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认为税收政策对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由于优惠政策存在结构性问题,使得西部地区企业税负较重的局面并未改变,政策促进效果不甚明显。建议进一步延长税收优惠时限,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实行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并重的方式,并建立对关键区域、问题区域的特别税收优惠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为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税收优惠实施五年来的政策绩效,以及影响政策绩效的其他政策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实施之后,西部地区的税收负担较过去确实相对下降了,这与理论上对政策效果的预期完全吻合,但东、西部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此外,出口退税与涉外税收优惠等其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国区域税收优惠的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评论员 《新疆金融》2009,(11):I0002-I0002
新疆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入手,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积极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充分发挥了金融业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看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优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于去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相应出台了扶持中西部发展的各种政策及优惠.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税收优惠在西部大开发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但这些作用和效应在西部贫困地区表现不太明显,本拟通过对地处贫困山区的巴中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效应分析,建议国家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措施,努力发挥西部大开发在贫困地区的积极效应,促进西部经济稳步,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实施10年,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有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期限太短、方式单一、税负不公平、优惠标准高、部分产业行业不合理享受优惠、管理漏洞等。2011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开局之年,总结和完善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缩小东西差距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现阶段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策的支持力度、优惠门槛、优惠面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新起点上的调整和完善建议,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更加发展和进步,达到区域平衡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已实施六年有余,其优惠规模与结构怎样?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如何?尚存在哪些不和谐与不足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情况的分析,反映出一些情况与问题,并对其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原定十年期限的届满之年,也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开启之际,对前期税收政策实施效应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优化西部大开发新政,促进西部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理论界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国内     
《证券导刊》2011,(29):7-7
三部委下发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财政部网站8月4日发布通知称,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税总局7月27日下发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通知指出,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9.
谈玉坤 《税友》2001,(4):10-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在实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战略时,已成功地运用了税收优惠政策,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飞速发展,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比较缓慢,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并避免其不足,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在2001-2010年实施了首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在内的西部大开发政策。2010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包括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内的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7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以下简称“58号文”)。该文明确将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延至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然而因当时并未作出具体实施细则,使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不能很确定地处理有关税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