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勤巡塘检查,防浮头每天要巡塘2~3次,黎明前后看有无鱼浮头,午后查看鱼的摄食情况,日落时检查鱼全天的吃食情况及有无浮头征兆。  相似文献   

2.
<正> 造成池塘鱼类浮头的原冈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天气变化引起池水对流紊乱,可能会引起鱼类浮头。夏季晴天,表层水中浮游植物较多,光线好,光合作用强,产生大量氧气,往往会过饱和而逸入空气中;而底层水中光线弱,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弱,氧气来源少而耗氧量大,造成下层缺氧,而且上层水温高,密度  相似文献   

3.
<正> 在养鱼的池塘里,溶解氧的存在,对于鱼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有溶氧测定仪,一测便可知道;若无,只好用肉眼进行目测。在已经养鱼的池塘里,用肉限能判断出缺氧情况。黎明前,到池塘埂上去巡逻,发现鱼类有浮头现象,即表示池中水体已缺氧了。发现这种情况,你用脚在所站的地方轻轻跺一下,浮头的鱼“刷”一下沉入水中,却不立  相似文献   

4.
秋季水温由高温转为常温,适合鱼类生长,是获取全年丰收的关键,其技术要求是:  相似文献   

5.
<正>炎夏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饲草丰盛,是鱼快速生长的"黄金时期",但鱼的新陈代谢旺盛,投饵量大,水质易变坏,容易造成鱼病发生或出现泛池,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高温季节池塘养鱼要高产,做到多喂食,勤换水,精管  相似文献   

6.
《渔业致富指南》2000,(11):43-43
<正> 进入高温季节后,随着水温的升高,鱼摄食量增大,水中有机物质大量增加,生物活动力加强,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鱼浮头甚至泛塘。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判定鱼是否会浮头: 1、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夏季晴天傍晚前后下雷阵雨,易引起严重  相似文献   

7.
1、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塘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塘水的溶氧量,改善水质,避免鱼类缺氧浮头,对防止泛塘和病害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到来时,气温和水温都在不断升高,正是开始进行鱼类养殖的大好季节。春季养鱼又是一年养殖活动的开始,抓好春季养鱼管理,对确保全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说,春季养鱼应重点体现在“五抓好”:  相似文献   

9.
<正> 俗话说,清明到霜降,鱼类生长旺。做好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首先,要满足各种鱼类的饵肥需要。由于5—9月水温处于20℃—30℃,正是各种鱼类大量摄食、迅速生长的时期。对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量足质优(鲜嫩、适口、无毒)的饵料,不可时饥时饱。此时期草鱼的日平均吃食量:嫩旱草约为其体重的20%—30%;水草约为其体重的80%—100%。投喂精料量约占吃食总量的3%—5%,每次的投饵量以投后3—4小时吃完为佳。下午投饵不能太晚(2—4时),否则鱼饱食过夜,耗氧量大,浮头时易死亡,特别是到了“双抢”繁忙季节,更应加强投饵管理。对滤食性鱼类应根据季节、水质、天  相似文献   

10.
<正>1、鱼浮头的成因?(1)上下水层急速对流,池中含氧量迅速降低。如果白天太阳光强,温度高,傍晚突然下雷阵雨,大量温度较低的雨水进入鱼池,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下  相似文献   

11.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开始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  相似文献   

12.
<正>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转低,水温随之下降,但此阶段仍然是鱼类生长和营养积累的重要时期,也是亲鱼性腺发育的早期。因此,鱼类的秋培秋管工作与春夏季一样,尤其重要。其具体的培育管理技术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水”、“肥”、“饵”、“防”。 “水”即保水,一是保持水温秋季中初秋与晚秋,早晚与白天气候多变,水温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是鱼类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鱼病的暴发高峰期,此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高低,因些,必须严格做好鱼塘的日  相似文献   

14.
<正> 稻田养鱼,是一种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稻田有丰富的天然饵料,鱼类在田中既可捕食害虫,减少危害,有利于水稻生长,鱼粪又可肥田,改良土壤。然而炎夏季节,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剧增,水质污染并导致缺氧,稍有疏忽,便会出现大批鱼类死亡,造成巨大损失。为确保鱼类  相似文献   

15.
养鱼先养水     
《渔业致富指南》2011,(18):83-83
<正>8、9月份是鱼类生长的旺盛期,摄食量大,排泄量也大,特别是精养池塘,残饵粪便分解利用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排放的速度,极易导致水质恶化,寄生虫、细菌滋生蔓延。在此期间,如果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好水质,则可以保证养殖增产增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6-9月,是鱼类生长最旺的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那么怎样安全度过旺季?根据专业户的高产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十防”。  相似文献   

17.
<正> 夏秋季节捕鱼,渔民称捕“热水鱼”。捕“热水鱼”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局面,做到四季有鱼,还可以挖掘池塘养鱼潜力,提高养鱼效益。但捕捞不当,也容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和病害流行。因此,捕“热水鱼”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捕前准备:捕捞前一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清除池塘内的障碍物,如树杈和水面草渣污物,以便拉网顺利进行。2、捕时选择:夏秋季节要求在水温较低、池水溶氧较高,能见度较好的时候捕捞。一般  相似文献   

18.
<正>池塘养鱼,有收无收在于放,收多收少在于管。只有搞好池塘养鱼的科学管理,处理好肥、饵、溶氧和水温等各个环节,使其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肥、饵等物质基础的作用,提高池塘生产力。具体的管理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鱼疾病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鱼病时刻都会发生,所以我们要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注重鱼病的预防,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鱼病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一、生存空间的消毒生存空间的消毒:即清塘消毒和养殖用水消毒。养殖用水应该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清塘消毒包括清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高密度水产养殖,养殖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繁发生,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损失,笔者将春、夏季节容易发生的几种鱼病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介绍给广大水产养殖户,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