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融深化与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构成了中国金融深化的主要方面,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快立法,协调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关系;加强财政支持,完善资金来源渠道;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拓展运营方式;加强风险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具有特殊作用,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地位需进一步强化,体系待完善。应从加快建立政策性金融法规和专门的政策性金融监管机构、拓宽政策性银行的筹资渠道、加强现有政策性银行的建设及适时增设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几个方面出发,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表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给政策性银行带来的问题,比如银行中介地位的削弱、银行优势的减弱、风险增加的问题等企业层面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和政府对金融大数据的掌握程度不够等政府层面的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为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发展对策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即企业层面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层面要完善法律监管体系,以实现政策性银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和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业政策性银行能够使农业"麦克米伦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对金融公平和普惠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立法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以及业务狭隘等困境已日渐成为其服务"三农"的掣肘。因此,必须通过机构创新、范式转换和立法完善等途径推进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普惠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转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最早始于先秦时期的“泉府”及其兼办的政策性“赊贷”业务,初步发展于两汉和北宋几个朝代,集中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1994年三大政策性银行的组建为标志。  相似文献   

6.
博弈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表现为负向互动的不公平纳什均衡;合作博弈下,二者则表现为正向互动的合作均衡.应该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制定一个促进双方共同遵守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承诺",即制度规则,从而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达到合作均衡.此外,为推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其改革方向应该是政策性业务与非主动竞争性盈利的有机统一,即政策性、盈利性和非竞争性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几年来,西部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差距很大.西部开发中资金是重要的因素,西部开发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尤其是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本文从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和功能及其与商业性金融互补与互动的关系等方面对政策性金融支持西部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在西部开发中加强政策性金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策性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产物,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业务领域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弥补市场缺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特殊性,不但存在着一般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般性风险,还面临着政策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法律缺位风险、企业内控风险、道德风险等特殊风险。针对以上风险,提出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内控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识别能力、强化政策性银行监管、健全完善法律保障等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其运作机制不健全,政策性效果不明显,且在经营中形成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在处理商业性金融风险的同时,必须对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防范.本文仅对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经营风险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经济作为基本目标。金融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对中央银行的绝对领导,坚持国有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坚持强化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适度抑制投机活动.根除产生腐败的祸根,有重点地增强政策性银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同国际金融接轨中,既要善于吸收外资,更要保证独立自主地位,确保金融安全,严防新金融殖民主义大举入侵和控制我国金融主权。  相似文献   

11.
在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2000-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面、系统的测度,并对三家银行测得的各年度结果作了具体地比较研究分析,结论显示我国政策性银行整体上的生产率是偏低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和社会效益。其次,进一步通过宏观和微观二维视角,对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每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对其要素的调整必须要采取一行一策、因行制宜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华尔街金融风暴是已绵延一年多次贷危机的总爆发,它引起了广泛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商业银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更应加强支农力度,从源头上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健、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避免经济危机引发商业银行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及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庞大的银行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在发挥媒介资金、提供金融服务、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伴有更为明显的危机传染机制。为应对来自整个银行网络的风险,银行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革经营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如此才能实现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暴对我国商业银行房贷业务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7月底,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贷款市场危机而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其"蝴蝶效应"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引起了世界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此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银行房贷市场的现状,从而找出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风险的对策,可作为完善我国房贷市场之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球金融市场化改革愈演愈烈的研究背景,以1996~2017年全球175个国家(地区)为样本,考察金融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异质性影响,检验银行信贷的传导机制,并结合双循环新格局战略背景总结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策略启示。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化阻碍了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发达经济体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发展中经济体呈现持续抑制的特征;银行信贷是金融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中介变量,金融市场化主要通过私营信贷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双循环发展背景下,中国应在加大金融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同时,辅之必要的配套监管措施,方可发挥金融市场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条件下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系统有其独有的特征:过度的信用快速扩张;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乏力的中央银行调控和商业银行监管以及大量的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中国需要在金融、企业和财政系统三方面进行协调化改革。依据对中国资本调整策略的详细分析,本文提出不良债券部门交易(bond—bad deptswaps)是处理不良贷款的最好方式。从长远看,中国不仅要将国有银行商业化,还应给国有企业引入严格的预算约束,改革税收体制,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区银行建设成为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热点,而城商行"差异化、特色化、社区化"发展思路的提出则进一步将城商行推向社区银行建设的前沿。城商行社区化经营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当前多家城商行在此领域展开了颇有成效的试验,这也为其他城商行朝此方向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可以更清晰地展示未来国内城商行社区化经营的必要性及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8.
银行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活动也必须走与国际接轨之路。本文分析了目前流行的主要的财务管理目标,即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及相关利益者最大化,研究了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相关利益者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WTO过渡期的逼近,金融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要在近两、三年内我国的金融企业基本具备与国外大银行在同一个屋檐下竞争的能力。金融市场基本开放,金融监管在方式和内容上要适应对现代金融企业的监管,等等。本文就当前金融改革的几个热点做些粗浅分析。文章主要谈了4个方面的问题:(1)国有银行上市的股权构成的影响、政企分开、监管形式以及观念和人才;(2)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如何看待通货膨胀和紧缩、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4)金融期货上市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是我国金融改革极为关键的一年。其间热点问题:1.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2.银行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意识。3.各级银行实行金融机构改革。1999年我国金融改革将会有更大动作: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货币政策联姻将有力启动经济增长。2.商业银行流动性将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力度提高。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任务更重,深化改革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